论技术与社会的整体性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近几年技术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前的学者多从二元分立的角度进行考察,提出了技术决定论、社会建构论和技术社会互动论。技术决定论过分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把技术看成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活动的秩序和人类生活的质量,都单向地、唯一地决定于技术的发展,受技术的控制。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截然相反,认为社会是一种独立因素或自主力量,社会变革是技术变迁的重要因素和主导力量,对技术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社会互动论赞同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交换,认为技术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并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社会型塑技术,对技术的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技术社会互动论的理论前提仍然是技术与社会二元分立的。本文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将技术与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技术—社会整体论的观点。认为技术与社会不是二元分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它们在起源上具有同时性,发展上具有相关性,终极目标上具有同一性。技术与社会不可能各自孤立存在,自主发展,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无缝之网”。社会技术化,技术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它不是外在于社会,而是和社会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物理的永恒流动和进化之中;技术社会化,社会因素、伦理道德全面介入技术原理的构思、技术方案的设计、技术成果的应用之中,通过社会的整合和调适,规范技术发展的方向及其成果的运用。因而只有把技术与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考察,才不仅可以解释前现代技术无法脱离社会来加以说明的特殊历史情形,更能对后现代复杂的社会技术现象进行整体的理论解释。
其他文献
“分”在荀子理论中有着丰富的涵义,天人之分、贵贱等分、定分明职、听政之大分……分作为社群秩序的基本原则在其所建立的社会架构中为人划定了界限。这一概念的确立不仅仅
目的:分析总结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手术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人工流产手术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钳刮人工流产术,实
物权法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的伦理正当性,属于一个具体的法伦理学论题。追溯起来看,该问题之实质,是物权作为一种权利的道德性规定及其在法律表现形式方面的合理化。我们知道,权利
本文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困境分析入手,回顾中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局限,揭示了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态失衡”是造成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由此提出学校道德教育
全文以马克思主体性理论为中心线索,主要研究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发展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说明了主体性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并进一步提出了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