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买房,现在已然成为中国人民最大的心事之一。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浪潮也会继续前行,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也会继续调整和执行;而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密切联系,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的一个关键支柱,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过十几年快速发展的房地产业,也开始步入了稳定增长速度、调整内部结构、完善产业政策和提升产品质量的阶段;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上市公司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投资现象,即非效率投资,而中国主要是存在过度投资。 本文主要回顾了相关理论,然后运用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投资数据,结合其具体股权结构情况,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过度投资进行分析,依据得出的结论,对应提出解决房地产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建议。本文首先整理了国内外关于股权结构和过度投资的理论及文献,并概括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投资现状和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情况,然后借鉴Richardson(2006)所构建的实际与预期投资的残差模型,采用 SPSS软件实证分析所选数据,考察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然后引入相关股权结构变量,验证它们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本文以目前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采用2006年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的2007-2013连续七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最后选取了69个有效样本公司为数据基础。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其占总样本的53.42%;国有股比例与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法人股比例与过度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流通A股比例与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过度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过度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过度投资负相关但不显著,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过度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两权分离度与过度投资负相关但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