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装业永远是朝阳产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培育了一大批新兴的服装企业,是服装产业大国。在21世纪的新时代,这些刚成长起来的服装企业必须要有新的管理方法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环境。如今企业的竞争已从企业内部竞争逐渐转向了企业外部竞争,企业管理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整个行业、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对于服装企业而言,设计、原料、生产、外加工、分销、外贸、零售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行业依存度很高。并且随着服装业竞争的加剧,成长中的服装企业面临的库存管理混乱、分销体系难以控制、顾客服务量大、质量与成本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亟需企业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解决,从而提高企业与产品的品牌形象。因此,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亟待跳出围墙,从全局出发,走向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已逐渐取代服装企业固有的单纯个体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各环节点上的企业之间由竞争关系转化为相互协调、优劣互补的关系,达到“1+1>2”的效果。通过供应链的连接,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强强联合不仅使各企业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并且整合效应激发出了更大的客户价值。因此,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供应链管理日益关注,尤其在供应链的健康发展、目标实现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方案。但是,由于供应链管理引入我国时间不长,加之国内外行业、企业的各方面差异较大因此服装行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课题首先对ECR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系统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描述,并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接着,立足服装业特点,构建了基于AHP与模糊评价方法的服装业ECR评价模型;最后,结合ZARA公司的实际情况应用该评价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