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在10年内增速达到40.43%,飞速增加的城市人口导致大量的生活垃圾产生。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2018年城区生活垃圾总量达到21147.3万吨。这些生活垃圾给城区周边造成了处理难题。应当如何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垃圾,使其资源化,成为困扰我国政府的一大难题。因此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我国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经之路。发达国家关于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且收获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一方面对内保护了本城区的生态环境,节约了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又对外树立了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2017年12月20日大连市政府发布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通告》,标志着本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全面展开。大连市政府希望在2020年底可以建成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制度体系,企业和相关组织实施生活垃圾的强制分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政策执行的好坏,取决于政府能发挥多少的作用。从全国上来看,内地依然没有出现成熟的,可复制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可借鉴经验。所以研究大连市政府在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的政府作用是有十分价值的,有利于找出当前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难点,有利于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对策建议,有利于响应国家在十二五计划中实现垃圾分类治理目标的号召。本文选取了大连市为研究对象,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大连市城区生活垃圾的循环发展,结合公共治理理论研究大连市政府在此项工作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大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基本情况。对大连市政府对处理生活垃圾分类与公共管理上作用效果不足的地方给出了原因分析并结合了国内外代表城市的实践经验,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从2017年以来,大连市在城区生活垃圾治理情况取得好转,但是在实际的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仍存在居民意识不足,生活垃圾处理缺乏监督,无奖惩机制等问题,导致大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果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本文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引导保障作用,从实际出发,找出国外经验在国内水土不服的原因,走中国大连特色的垃圾分类治理道路,因地制宜才是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