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紫外诱变和光复活修复对香兰素生产菌链霉菌Streptomycessp.L1936进行复合诱变,筛选出香兰素高产菌株Streptomycessp.L1936-9。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过紫外诱变和光复活修复处理后,脱乙酰酶酶活提高了71.1%,香兰素氧化酶酶活降低了34.6%,香兰素产量达到4.18g/L,相应的香兰素产量提高了14.5%。并对StreptomycesL1936-9转化香兰素的最佳种子条件和5L发酵罐分批发酵培养条件及底物阿魏酸添加方式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研究了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分离纯化香兰素。
应用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较佳的种子培养基(%):葡萄糖6;酵母膏1O:Na2HPO44;KH2PO41;NaCl0.2;MgSO4·7H2O0.15;CaCl2.2H2O0.05;并确定了较佳种子培养条件:pH7.3、装液量50mL(500mL三角瓶)、培养温度37℃、种子培养时间12h。在优化条件下摇瓶发酵香兰素产量达到4.22g/L。
以摇瓶发酵较佳条件为基础,对菌株L1936-9进行了5L发酵罐分批发酵实验,考察了溶解氧浓度和pH对发酵影响,提出了溶解氧浓度和pH的阶段控制模式:0-22h控制溶解氧浓度(DO)为70%、pH7.3,22h后控制溶解氧浓度(DO)为75%、pH8.0。经过实验验证,采用溶解氧浓度和pH的阶段控制模式可以缩短发酵周期6h,香兰素产量提高7%以上。
以分批发酵最佳条件为依据,研究了菌株L1936-9于5L发酵罐中底物阿魏酸不同添加量及不同添加方式下对香兰素产量的影响。在较佳底物添加方式中香兰素产量可以达到13.964g/L,摩尔转化率为94.45%。
将制备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d)应用到处理过的发酵液中,确定其较佳吸附条件为:溶液pH值为7.0、MIPs-d添加量为1.0g、吸附温度为50℃、吸附时间为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