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命圭旨》是道教撰述内丹的典籍之一,虽然关于其作者以及成书年代至今没有定论,但毫无疑问是的,该书是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产物:其理论吸收了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释家的明心见性,主张“性命双修”。换言之,书中综合了各家各派的丹道理论以及方法,因而是一部较为全面的丹道理论著作,深受内丹修炼者的青睐。本文拟对其中所蕴含的丹道理论进行初步的探索,并试图对其理论进行分析和考察。基于此一问题意识,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该书的作者与成书年代。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该书的作者问题上,目前仍无定论,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但成书年代却大致可以推定在明代。第二部分是该书的宗旨与特色。三教合一为该书的理论宗旨。在书中引用儒家经典有:《易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儒家人物有:孔子、孟子、张载、白居易、罗念庵、邵康节、朱文公、陈白沙等,吸收了儒家的太极、八卦、仁等思想。尤其是吸收了儒家对“中”、“一”的阐述。引用佛家经典有《华严经》、《北塔祚》、《宝积经》、《青莲经》、《圆觉道场修证仪》、《定积经》、《六祖坛经》、《金刚经》、《了心经》、《净名经》、《禅源集》等,涉及佛家人物有空照禅师、智觉禅师、中峰禅师、石霜禅师(张拙秀长)、永明延寿、冲妙、佛印、无著禅师、慧曰禅师、高峰禅师、智常禅师等,主要吸收了佛教心性论的思想。但引用最多的是道家道教人物言论和经典,明朝以前重要的道家道教人物几乎都提到了,其中包括很多外丹、内丹名家及其他们的著作。比如,老子及《道德经》、《庄子》、《阴符经》、《周易参同契》、《入药镜》、河上公《过明集》、葛洪、陶弘景、司马承祯、钟吕学派、文始派、金丹派南宗、全真派、三丰派、内丹中派,等等。第三部分是该书的哲学基础。具体来说,分为大道论、性命观、生死观三部分。其中,大道论主要阐述了什么是道,宇宙的演化过程以及人的生成过程,并说明了“顺生人,逆成仙”的原理,即人通过修炼是能达到长生不老的;性命观阐述了性命双修,既修性也修命,性不离命、命不离性,并指出只有修炼金丹才是正路,同时批判了旁门小术;生死观中分析了儒释道对生死的不同看法,对它们的终极关怀即能否超越生死问题进行了回答。第四部分阐述了丹道理论的内容。其中炼己筑基是涵养本源、救护命宝;炼精化气是安神祖窍、翕聚先天、蜇藏气穴、众妙归根;炼气化神是天人合发、采药归壶、乾坤交媾、去矿留金、灵丹入鼎、长养圣胎;炼神还虚是婴儿现形、出离苦海、移神内院、端拱冥心;炼虚合道是本体虚空、超出三界。第五部分是丹道理论的当代价值。具体说来,包括对生命以及自然奥秘的探索、对身体健康的助益、对正确生死观的树立等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