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作为经济创汇的重要部门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旅游业在我国作为产业的地位得到确立。1979年,第一所旅游高等学校——上海旅游专科学校正式建立并招生,这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诞生。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旅游业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也使得旅游业对旅游人才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同时也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迅猛,但是由于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学科定位、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等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对中外旅游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剖析出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我国旅游高等教育重建的方案。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在分析课题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课题的研究方法,并对旅游高等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为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分析。回顾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通过对相关旅游企业、部分旅游高等院校和旅游高等院校专业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深入剖析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为国外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启示。通过对美国、瑞士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旅游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成绩的分析,得出了校企合作办学、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政府应加强对旅游高等教育的重视等方面的启示,为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第四部分为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建议。该部分是在反思第二部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并参考第三部分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应从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旅游通才;确立学科地位,规范学科体系;完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构建双师型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材结构,促进教改深化和校企人才共享,完善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发展,从而真正完成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