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对高等院校建设的大力支持和经费投入,高校实验室逐渐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实验教学日益获得社会和高校的高度认可。实验室不仅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而且在高校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学校要不断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优化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现代实验教学理念,使得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统筹协调,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体系完善,把高校实验室建成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创新性人才培养基地,使其获得良性、健康发展。近些年,国家有关高校实验室方针、政策的出台,使得教育部和高校自身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都加大了力度。作为科学研究或实验教学、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实验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使自己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验证,还可以了解实验仪器的操作技能,进而探求科学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日趋完善,但是仍然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状态,还存在着可以改进的空间,为了满足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必须要不断优化试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并且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各种有利的外部条件,力求以一种新的视角来探索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式。而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末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思潮和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西方各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是近年来深刻影响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行政改革的主导性思想之一,在各国诸多领域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目前正逐渐向教育领域延伸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试图立足这一视角,结合中国的实际,找寻适合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的新思路。因此,本文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总结分析的前提下,运用该理论,剖析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适用性,并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之路,旨在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实验室和高校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