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控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rl307821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已经身处于风险社会,突发重大传染病所能造成的对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损害将远远超过历史水平。而在突发重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过程中,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是重要环节。知情权、监督权以及风险沟通理论为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权利和理论基础。同时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在目标、公开义务主体、内容、程序、救济各方面与常态化政府信息公开的不同,使得研究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具有重大意义。从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规范依据来看,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成体系到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的过程。但是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规范尚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存在不足。存在公开义务主体互相抵牾及公开义务主体不适当的情况。其次,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公开范围过窄。其公开范围未包含具传染病特性的不明原因聚集性疾病,也没有涵盖突发重大传染病发展的全过程。再次,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上存在着内涵不明确、规定原则化以及个人信息内容规定不足的问题。最后,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规范程序规则欠佳,整体上程序规则阙如且时效和公开途径上也不完善。从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实践来看,自SARS以来有一定的发展,公开内容更加全面。公开程序也获得发展,主要表现在公开途径的多样化和公开时限效率的提高。不过,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预警阶段缺失和职权混乱的现象。其次,公开内容存在不足,包括公开内容不准确、公开内容没有统一标准而使得各地公开宽度不足、深度不一的情况以及公开内容侵犯个人隐私权。最后,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程序欠佳,一方面体现在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另一方面体现在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参差。因此有必要从法律规范上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首先,应该完善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一方面要分阶段明确主体,预警前期发挥疾控中心的作用,预警信息则应该由属地政府公开,而突发重大传染病是否处于暴发流行的确认应该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种类进行确定,暴发流行后的公开主体可以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加强备案审查以及加强地方立法清理的方式来规范法律层级以下义务主体的规定。其次,应该扩大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并完善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一方面要将具传染病特性的不明原因聚集性疾病纳入公开范围并且将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扩大到突发重大传染病发展全过程,并且明晰预警和健康风险提示的内涵。另一方面要对公开内容明确并细化,可以从类型化加细化以及分阶段细化两个途径进行,并且对个人信息不应该公开的内容进行明确。最后,完善突发重大传染病政府信息公开程序。应该细化时效规则,明确及时性原则的优先性,对时效规则作出明确规定。要完善公开形式,规定公开全过程的途径并细化官网公开方式。并且应该完善其他程序,包括预警备案程序、告知程序、核实程序、评估程序、后续更新时效程序和更正程序。
其他文献
Sarpagine型生物碱因其复杂的结构以及抗癌、抗肿瘤、抗疟、抗炎和抗心律失常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天然产物全合成的一个研究热点。天然来源的sarpagine型生物碱的种类和含量有限,阻碍了此类生物碱生物作用机制及后续药物开发的研究。因此,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sarpagine型吲哚生物碱的全合成及衍生研究在药物开发中潜力巨大。Sarpagine型吲哚生物碱的核心结构为sarpagan五环骨架,通过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原发性肝癌,具有肝内转移的特性,可侵入门静脉及肝脏其他部位,导致术后复发,难以被彻底治愈。通过RNA干扰的方法可解决HCC转移和侵袭造成的肿瘤无法根治的难题,其中miR-148b是一种肝癌细胞转移侵袭的相关基因,在转移性的肝癌细胞中低表达,可对细胞癌的转移侵袭进行调控。但是游离的miR-148b静脉注射后易被血液中的血清核酸酶降解,且靶向性差,无法有效聚集在肿瘤部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自我更新能力强,并具有多向分化、支持骨髓造血、调节免疫和炎症等多种功能的干细胞,在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脂肪组织是MSCs的重要来源。细胞微环境如炎症、缺氧等可影响细胞的活性和功能,甚至诱导细胞衰老。肥胖可诱导机体产生多种病理变化,包括全身和脂肪组织局部的慢性炎症病变等,那么肥胖对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
株高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矮杆具有抗倒伏的特点,是影响农作物群体结构和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发现一个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花生矮杆突变体dw1(dwarf1),该基因可能是通过赤霉素(GA)信号途径调控花生的株高。本研究利用鲁花14(LH14)、Tifrunner、突变体亲本DL322等高杆材料分别与dw1杂交构建了多个群体,分别开发了突变体与LH14和Tifrunne
近年来我国电网高速发展,一批早期建成投运的变电站受当时施工技术条件的制约和多年腐蚀的影响,其接地网性能已经下降,难以满足安全运行的需要,电网对接地网腐蚀情况的评估有相当迫切的需求。现有接地网腐蚀诊断方法大多要求接地网拓扑结构已知,因此研发接地网拓扑结构检测装置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现有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接地网结构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组合脉冲源电磁检测方法。通过4根接地引下线向
石墨烯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二维材料之一,其优异的光、电、热及机械性能引起了学者们的持续关注与研究,也成就了其飞速的发展与应用。其中,以大比表面积、高活性、高稳定性著称的石墨烯基金属纳米催化剂及其相关研究更是方兴未艾。但目前的研究普遍存在共混合成、堆积表征、关注平均性质、局部信息不足等问题,缺乏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活性位点、电化学活性及构效关系的深刻认识,不利于石墨烯基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理性合成及推
社会化推荐能够缓解推荐系统交互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受到研究者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社交关系本身存在稀疏和噪声的问题,因此,有研究在由用户和项目组成的异构信息网络中识别可靠的隐式朋友缓解该问题。其中,基于元路径指导的随机游走方法能较好地学习用户表征从而更准确地判断隐式朋友,提高推荐的性能。然而,设计有意义的元路径需要很强的领域知识,极大地增加了推荐的难度。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去元路径社会化推荐
在卫星导航定位中,由于卫星导航本身的缺陷,使得卫星导航在城市峡谷等地区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下降。随着智能交通、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解决城市地区卫星定位问题的需求越来越大。卫星定位在室外具有高精度、误差不随时间累积的特点,但单一的卫星定位在高楼密集的城区,卫星信号会受到建筑、树木、立交桥等的遮挡,高压电产生的电磁干扰等影响。而惯性导航系统具有受环境影响小,能够提供短时间内高精度的载体运动信息的特点,但其
游离酶由于稳定性较差以及不能回收利用等缺点,使其在环境保护、食品行业和抑制剂筛选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固定化酶提高了酶的稳定性,实现了酶的回收利用,大大拓展了酶的应用领域。本论文以中空纤维为固定化载体,开发了三种条件温和、简单的方法用于固定不同的酶,并对固定化酶的酶促动力学和应用进行了探究。本论文主要包括五个章节的内容,其中三个章节为实验内容。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部分。首先概述了
随着社会发展,新闻叙事话语的叙事时间和叙事视角具有鲜明的特征。从时间维度来看,叙事视角的变化通常会引起叙事时间的改变,同时,叙事时间的改变又可以判断叙事主体和叙事视角的转变,叙事时间是视角转换的重要标志,两者相辅相成。前人已对文学作品中叙事时间和叙事视角进行了相关研究。鉴于英汉语言的差异,本文研究中英新闻叙事话语,并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新闻叙事时间的改变与叙事视角转换的关系;(2)英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