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响应性纳米基因载体靶向递送miR-148b抑制HuH-7细胞转移侵袭的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原发性肝癌,具有肝内转移的特性,可侵入门静脉及肝脏其他部位,导致术后复发,难以被彻底治愈。通过RNA干扰的方法可解决HCC转移和侵袭造成的肿瘤无法根治的难题,其中miR-148b是一种肝癌细胞转移侵袭的相关基因,在转移性的肝癌细胞中低表达,可对细胞癌的转移侵袭进行调控。但是游离的miR-148b静脉注射后易被血液中的血清核酸酶降解,且靶向性差,无法有效聚集在肿瘤部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从主动靶向,高效递送的角度出发,以纳米基因载体为突破口,构建还原响应性纳米基因系统用于靶向递送miR-148b,并重点考察纳米体系的还原响应性、肿瘤靶向性、生物相容性、防细胞转移和侵袭性等。旨在为miR-148b提供一种可主动靶向肿瘤的、高效低毒的递送系统,以期解决肝细胞癌转移和侵袭难题。本文以毒性较小的低分子量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为原料,通过二硫键(-S-S-)交联制备了具有高分子量和高转染率的阳离子载体SSBPEI,同时为了提高SSBPEI的生物相容性和肿瘤靶向性,引入聚乙二醇(PEG)和CC9肽制备出CC9-PEG-SSBPEI纳米载体。CC9-PEG-SSBPEI可通过正负电荷吸引作用与miR-148b有效结合,形成CC9-PEG-SSBPEI/miR-148b纳米粒;zeta电位分析和凝胶阻滞分析实验均证实CC9-PEG-SSBPEI能与miR-148b稳定结合,且能够保护miR-148b不被核酸酶所降解;DLS法测试该纳米粒的粒径,发现N/P比对纳米粒的粒径和分散度影响很大,当N/P=10:1时,粒径约为150 nm,纳米粒达到最佳状态;通过AFM和TEM图像发现纳米粒以球形均匀分散;此外,CC9-PEG-SSBPEI/miR-148b纳米粒具有还原响应性,可在GSH/DTT环境下降解并释放出miR-148b;通过流式细胞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CC9-PEG-SSBPEI可促进Hu H-7细胞对miR-148b的摄取,证实该纳米体系对Hu H-7肝癌细胞具有靶向性;通过q RT-PCR分析法发现CC9-PEG-SSBPEI可提高miR-148b在Hu H-7细胞中的表达量,并有效地抑制了Hu H-7细胞中NRP-1基因的表达;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分析法研究发现CC9-PEG-SSBPEI/miR-148b能够有效抑制Hu H-7细胞的转移,侵袭及生长。更重要的是,CC9-PEG-SSBPEI/miR-148b的具有较低的溶血率(<5%),MTS法发现CC9-PEG-SSBPEI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综上所述,本文所构建的CC9-PEG-SSBPEI/miR-148b的纳米基因递送系统可有效解决miR-148b递送过程出现的易降解、靶向性差等问题,有望为肝细胞癌基因调控疗法提供潜在的基因递送载体。
其他文献
机械系统中螺栓联接的失效往往难以预防且危害极大。静载螺栓的失效形式主要为轴向应力过大引起的螺纹或螺杆塑性变形甚至断裂,以及轴向预应力过小引起的螺栓松脱。而对于动载螺栓而言,长期监控其轴向应力对疲劳断裂失效早期预警也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实现螺栓轴向应力精确测控意义重大。本文从实际工业生产需求出发,针对现存螺栓轴向应力超声测量手段普遍存在的通用性较差以及测量步骤繁琐等问题,提出基于高频柱面导波渡越时间
齿轮接触疲劳问题是限制直升机、风电、舰船等高端装备向高功率密度、长寿命、高可靠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齿轮接触疲劳失效的因素多源复杂。齿轮宏观几何形貌、润滑条件、载荷激励等结构工况因素会直接影响齿轮接触服役行为;表面粗糙度、硬度梯度、残余应力等表面完整性特征也与齿轮接触疲劳失效形式息息相关。除此之外,齿轮材料微观结构特征也在其疲劳性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目前已有的滚动接触疲劳相关研究考虑了材料微观结
作为世界上第一大贝类生产国,贝类产业是我国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贝类难以达到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生要求,因此贝类出口量极小。目前贝类在养殖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问题逐渐成为限制我国贝类产业发展的重要壁垒。而净化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清除养殖贝类体内的病菌及污染物,提高产品品质,从而打开我国贝类产品的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本研究以代表性养殖贝类—硬壳蛤作为研究对象,
基于声阵列的声源定位技术是使用传声器阵列来采集声信号,利用阵列中各传声器信号的时间延迟来定位、跟踪声源的空间位置,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等领域中。然而在实际工程环境中,声源往往并不是静止的,尤其是汽车领域,噪声往往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如何对噪声进行有效控制一直困扰汽车行业的难题,汽车的运动增加了声源定位的难度,因此探究运动声源的定位技术对汽车的生产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准确的定位到声源的位置,才能对噪声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采用水泥、细集料、多孔材料、调凝剂、矿物掺合料、超细微粉、保水增稠材料并添加纤维制成的高韧性复合工程材料。优秀的拉伸韧性和控制裂缝能力是这种新型材料的突出优势。本文所研究的大空心率装配式外墙板正是基于这种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制成的。这类大空心率墙板不仅大幅度减轻了墙板自重,还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同时本身的力学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围绕这种新型材料,
链烷醇胺作为水泥厂粉磨时的常用助磨剂,能显著降低水泥粉磨时耗能,同时也可以提高水泥早期性能,几种典型的链烷醇胺包括三乙醇胺(TEA)、三异丙醇胺(TIPA)、二乙醇单异丙醇胺(DEIPA)作用下对水泥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孔隙结构已经被诸多专家学者所研究过,而链烷醇胺对水泥基材料的流变行为和早期水化特性却鲜有研究。本文研究了三种链烷醇胺(TEA、TIPA、DEIPA)对水泥的早期流变行为的影响,以
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种类多种多样,结构特异,以及生物活性强等特点,成为药用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青睐。本文以福建沿海来源的真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大规模发酵得到次级代谢产物,再进行分离纯化以及抗肿瘤活性研究,筛选出活性好的药用先导化合物。研究思路如下:第一:从课题组自主创建的活性菌株库中选取活性好的两株海洋真菌(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桔青霉Penicil
胶原蛋白可生物降解、成膜性能好,是一种常用的可食性薄膜基质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与各种天然活性物质如肉桂精油、茶多酚、姜黄素复合,能够赋予胶原蛋白膜抑菌活性和/或抗氧化活性。肉桂醛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是肉桂精油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列为“公认的安全的GRAS”,但肉桂醛不稳定,溶解度低。本论文首先利用磺丁基倍他环糊精包合天然抑菌剂肉桂醛,制备肉桂醛/磺丁
学位
Sarpagine型生物碱因其复杂的结构以及抗癌、抗肿瘤、抗疟、抗炎和抗心律失常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天然产物全合成的一个研究热点。天然来源的sarpagine型生物碱的种类和含量有限,阻碍了此类生物碱生物作用机制及后续药物开发的研究。因此,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sarpagine型吲哚生物碱的全合成及衍生研究在药物开发中潜力巨大。Sarpagine型吲哚生物碱的核心结构为sarpagan五环骨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