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中国的外交活动也日益吸引着国际社会的眼球,他们愈加关注着这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角色的东方文明古国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由于外交演讲在中国的外交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交演讲的翻译因此越来越受社会的重视。本研究以外交演讲翻译为题材。为使论文更具说服力,本文选取了近期颇具影响力的外交演讲翻译,即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APEC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及其翻译为研究文本,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功能翻译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为理论支撑,旨在探讨译者为达到译文的交际目的而采用了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本研究的具体分析方法如下:首先,根据APEC研究专家对胡锦涛在APEC会议上演讲的研究及国内外知名媒体的评论,结合外交部长杨洁篪的讲话等因素来确定其演讲的交际目的,再结合目的论和外交演讲的性质来确定其演讲译文的交际目的;其次,先从词汇、句法、篇章等不同层面分析译者为达到译文的交际目的而采用的翻译策略,然后根据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再结合归化与异化的基本定义等因素来判断哪种翻译策略能更有效地达到译文的交际目的。在结论部分,首先确定了译文的交际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一,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国在APEC峰会论坛上献计献策;交际目的二,让APEC成员更好地了解中国。研究发现,为达到译文的交际目的一,译者在词汇、句法、篇章等方面运用了归化策略。为达到译文的交际目的二,译者在词汇方面运用的翻译策略是归化与异化并存。在句法和篇章方面运用了归化策略。最后,综合多方因素得出此结论,在词汇、句法、篇章等方面使用归化策略能更有效地达到译文的交际目的。翻译作为一项有目的交际行为(外交演讲翻译尤为如此)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这也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时刻要牢记的翻译原则。同时,本研究找出的一些翻译策略对外交演讲的翻译和译者的培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