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核心是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我国传统高校学生工作的可行性分析。笔者通过总结国内外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完善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得知,学校社会工作要想介入传统高校学生工作,重要的前提是得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内部行政系统的认可与支持。特别是针对于中国这样的政治体制,传统高校学生工作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它也确实发挥了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方面的作用。所以,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切不可急功近利。如果得到认可与支持,如何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进行合理定位,也是介入必须考虑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呈现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传统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管理模式在处理新时期学生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学校社会工作不仅在理念上,而且在方法上都具备自身的优势。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学生问题时,学校社会工作凭借其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灵活变通的解决方法,让复杂、多元的学生问题都迎刃而解。本文通过梳理美国、香港和中国大陆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和发展,对传统高校学生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功能和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学校社会工作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有很大裨益。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是提出问题,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第三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并系统梳理学校社会工作在各国(地区)的开展;第四部分,从五个方面对传统高校学生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比较,分析出它们各自的特点;第五部分,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六部分,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