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门氏菌病由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中的不同血清型感染各种动物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禽沙门氏菌病由一种或多种血清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禽类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这三种沙门氏菌病对养禽业的危害极大。随着抗菌药物在动物感染和饲料中的大量使用,近20年来沙门氏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稳定增长,特别是沙门氏菌多重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已经成为公共卫生和农产品安全关注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哈尔滨地区鸡场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状况进行调查,从临床分离了29株鸡源沙门氏菌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有13株沙门氏菌对2种或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确定为多重耐药沙门氏菌。然后对13株多重耐药沙门氏菌分离株的Ⅰ类整合子和部分耐药基因进行PCR检测分析,探讨了Ⅰ类整合子、耐药基因与鸡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性产生的相关性,从而为预防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用常规方法从哈尔滨地区分离得到沙门氏菌疑似菌株,通过生化反应对病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并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型鉴定,确定29株为鸡源沙门氏菌。根据NCCLS推荐的标准,用K-B法检测了29株临床分离沙门氏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氯霉素、复方磺胺、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4.82%、31.03%、10.34%、3.44%、41.37%、0、0、37.93%、37.93%、37.93%,其中13株为鸡源多重耐药沙门氏菌。通过PCR的方法检测13株多重耐药鸡源沙门氏菌携带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的情况,分析这些分离株的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关系。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耐药基因的序列,设计11对扩增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的引物,对13株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鸡源沙门菌株进行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的检测,PCR扩增结果与抗菌药物敏感性表型基本一致。鸡源沙门氏菌的耐药表型主要为AMP-CIP-OFL-NOR-SXT-TET通常携带blatem-1、tetA、tetB、sull、sul2和qnr基因,研究表明鸡源多重耐药沙门氏菌的耐药谱为5种以上的都含有Ⅰ类整合子,13株多重耐药沙门氏菌有8株携带Ⅰ类整合子。通过质粒接合试验验证13株多重耐药鸡源沙门氏菌Ⅰ类整合子的可移动性,结果表明:含有Ⅰ类整合子的耐药菌经接合后,受体菌中均检出Ⅰ类整合子,说明Ⅰ类整合子可携带耐药基因以质粒为载体,在不同菌种之间进行传播,使其编码的抗菌药物抗性进行水平传递。耐药基因在接合过程也随整合子发生转移,赋予被接合细菌新的耐药性。本试验成功筛选出了13株鸡源多重耐药沙门氏菌,并通过PCR技术检测出了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质粒接合试验证明了Ⅰ类整合子携带耐药基因在种间或种内进行转移的可移动性。本研究为沙门氏菌多重耐药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