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群算法在地图构建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多机器人技术的地图构建方案由于其适应性强、安全高效、精确可靠等特点已经被视为地图构建问题的一个理想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节点间的协调和任务的分配是决定地图构建效率的主要难点。针对大规模节点协同的问题,并行、多点的方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研究的要点。目前已有的节点协同算法是基于任务分配的算法,典型的有基于市场机制、基于阈值、基于行为的分配算法。这些算法将地图构建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依赖节点的层次结构,进行集中式发布。这样做不但会产生用于发送指令的额外通信开销,更会在节点数量上升时由于协同算法计算量上升,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效率下降。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完全分布式并具有更好可扩展性的节点协同算法。本文引入粒子群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自组织地图构建算法,解决了上述问题。粒子群优化是一种典型的群体智能算法,相比传统的优化算法更强调粒子之间的协同合作,用并行方式完成对解空间的搜索。本文提出算法的思路是,将粒子群优化中在解空间对最优解搜索的过程转化为在未知区域对未探测区域的搜索过程,从而实现对未知区域的地图构建。粒子群优化中粒子是完全分布式和同构化的,在搜索过程中所有粒子只需要进行自身运动路径的计算,因此当粒子数目增加时原有节点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计算量。针对通信量增加的问题,我们采用了一种虚拟信息素机制来完成节点间信息交互,通过小范围广播进行通信,无需路径计算,从而节省通信开销。通过以上方法,采用本算法进行地图探索可以提高系统的规模特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总结现有地图构建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现状,对算法的可行性进行理论分析;(2)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模型的地图构建算法,包括两阶段PSO搜索路径决策机制和基于虚拟信息素的节点间交互机制,给出算法模型的详细描述,对算法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以伪代码形式给出算法实现;(3)在自主开发的仿真平台上实现了算法,并针对算法的有效性、可扩展性和参数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仿真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本文提出的地图构建算法基于粒子群优化模型,节点自组织地进行协作,分布式地完成搜索路径计算,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对未知区域的地形图构建,并且具有良好的规模特性,完全适用于多机器人地图构建的应用场景。
其他文献
网络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和无序使得信息检索成为当今信息领域的热点问题,而个性化信息检索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了。虽然已经存在一些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但是它们使用的是传统的
传统的基于文本的检索方法是对图像数据库中的每一幅图像进行关键字描述,根据关键字对用户给定的图像进行检索,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是使用图像的颜色、纹理和形状图像内容,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引用,互联网已经渗透至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环境日益复杂,网路变得更加繁忙,互联网基础设施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但网络基础设施本身
BWDSP是一款采用分簇体系结构、支持SIMD的16发射的VLIW浮点运算数字信号处理器。由于其具有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能够较好得满足实时信号处理的要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性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数据发布过程中的隐私保护问题。目前存在的大部分数据发布算法,在保护用户身份隐私的情况下,往往直接暴露原始敏感属性值信息。这样,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以枢纽为核心的轴辐式输运网络是整合输运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输运成本的有效网络结构,已成为现代输运网络结构发展的主流趋势。具有合并转发
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高校园区的网络日趋庞大和复杂,不少高校同时存在着教学网络、管理网络、生活网络等各不相关的独立网络,这种结构不但浪费资源增加了管理难
电力行业是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重要行业,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变压器的稳定运行,需要运行人员对变压器运行机理有深刻理解并能熟练操作。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形象直观的显示变压器的内部运行状况,对及早发现和解除变压器潜在故障有很大帮助。本文提出的基于MAS的变压器运行虚拟现实系统,对变压器运行原理进行了仿真,采用Agent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变压器运行虚拟现实系统。并对变压器故障诊断,M
图像配准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在全景图像、遥感和图像检索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图像配准的目标是要改进图像之间匹配的准确程度。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几何约束的图像配
人脸表情识别技术是涉及情感计算、图像处理、机器视觉、运动跟踪、模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生理学、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交叉课题,它是情感计算、人机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