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地方政府债务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应对危机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然而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财政缺口的不断扩大以及政府债务规模的急剧上升,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基于数据可得性的约束,研究学者普遍是以其他国家为研究对象,缺乏对我国相关地方政府债务数据的研究。而由于经济环境和社会政策的不同,所得的研究结论不一定能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具体情况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拟从计算出的地方政府广义债务出发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区域差异性问题。本文首先考虑到通常使用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来衡量债务水平的局限性,现在预算约束恒等式中,加入国有企业经营预算收支等非预算因素,估算出我国2005-2016年30个省份的广义地方政府债务,并从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出发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选取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性指标,使用适当的空间计量模型从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与时间特性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且考虑到各省份发展程度的差异,进一步研究了东部与中西部的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广义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大。从绝对规模来看,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其中,2008年到2013年债务增长率较高。从相对规模来看,东部地区的海南、北京、上海债务相对规模与其他省相比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中西部地方政府债务相对规模与东部地区具有相同的趋势,都在向区间10%~50%趋近,且趋于平稳。第二,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空间性与动态性。在空间特性上,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而对于不考虑空间性的面板回归,政府债务的增加能促进经济增长。考虑时间异质性,政府债务在短期内能拉动经济增长,而在长期内会阻碍经济增长。第三,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就全国样本与东部地区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且存在单一的门槛值,分别为18.62%、20.2%;而中西部地区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不存在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