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黄芦木(小檗科)的种内变异式样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echao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芦木(Berberis amurensis Rupr)为小檗科小檗属落叶灌木,产于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在日本、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也有分布。目前,有关黄芦木主要分类学性状的变异式样的研究仍很少,本文通过野外居群取样及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了山东省泰安市泰山风景区和山西省古交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黄芦木居群主要分类学性状特征的变异式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4株黄芦木的各10个果序中,共有953个成熟果实,果实为红色,各果序中果实数目为1-8个,平均为3.9±1.48个,不同果序之间果实数目差异显著(P<0.01);在240个果序中,单个果实内种子数目为1-5个,平均为1.61±0.72个,差异显著(P<0.01),其中,含1-5粒种子的果实数目依次为471、395、67、19和1个,而已有文献皆记载黄芦木的果实中仅含有2粒种子。(2)在24株黄芦木上取样的各20个叶片中,叶片形状和大小变异均较大。其中,叶片长0.95-9.61cm,宽0.41-4.13cm,叶缘左侧刺齿数为0-48个,叶缘右侧刺齿数为0-52个。不同植株内叶长、叶宽、叶缘刺齿数等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3)在24株黄芦木取样的51个一年生枝条中,共有500个叶刺,叶刺呈现出单刺到8叉刺的连续变异式样,其中单刺到3叉刺的数量分别为282、48和158,出现的频率依次为88.23%、50.98%和82.35%,为黄芦木3种常见的叶刺类型。而已有文献中的记载为,黄芦木具3叉刺,稀单一。在泰山居群14株黄芦木取样的274个叶刺中,中刺(最长刺)长度为0.28-2.61cm,庞泉沟居群10株黄芦木取样的226个叶刺中,中刺(最长刺)长度为0.06-1.67cm,两个居群相比较,泰山居群黄芦木的中刺(最长刺)相对更长一些(Mann-Whitney U Test,P<0.01)。(4)自10株黄芦木取样的36朵花中,各花花被片数目为10-14个,平均为12.8±1.05个,各花被片长度为0.60-6.11mm,宽为0.51-5.14mm,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通过对10株黄芦木各20个子房纵切,单个子房内,胚珠数目为2-4枚,平均为2.31+0.56枚,各子房内胚珠数目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已有文献皆记载黄芦木胚珠2枚;其中,含2个或3枚胚珠的子房占子房总数的90%以上;在扫描电镜下,黄芦木的花粉粒为球形或近球形,大小为29.8-40.9x28.9-40.2μm。花粉粒具螺旋状萌发孔,外壁有明显或不明显的穴状纹饰,或分布不均的瘤状或小刺状突起。(5)在黄芦木个体内果实、叶、叶刺和花特征的变异系数中,花被片数目(0.07+0.02)<叶长(0.09±0.30)<雄蕊长度(0.12±0.04)<胚珠数目(0.19±0.09)<花被片长(0.24+0.08)<果实数目(0.26±0.07)<果实中种子数目(0.28±0.05)<叶宽(0.30±0.12)<花被片宽(0.33+0.07)。
其他文献
角色扮演是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新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体现新型的教学观,能够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课堂中,与老师一起互动,是一种能够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际化交流越来越广泛,英语的地位就被凸显出来了,从小开始学习英语为孩子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很多语言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他们基础
厌氧消化作为一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通过将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转化为沼气。由于厌氧消化具有多种优势,许多研究已经开始寻求优化污泥厌氧消化的方法,例如共消化或添加化
漫画是一个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发展的艺术门类,而科幻小说也在同一时期萌芽,两者相结合便是“科幻漫画”的雏形。2019年《流浪地球》的中国式硬核科技元素和70周年国庆的大
词汇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培养学生语言意识等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对词汇教学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利用自
兴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要素,是助力学习力培养的第一要务,也是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标志。课程建设要聚焦儿童本身,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本文着眼儿童终身发展需要,从课程目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现有的医疗体制远远跟不上现代化所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不同程度的束缚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根据卫生部的精神,必须改革原有的机制,全面的改
铸铝合金异型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广泛存在,而残余应力是引起变形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框架类产品的设计结构入手,分析残余应力与产品变形间的关系,结合振动时效工艺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