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研究

来源 :上海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uyuetian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间音乐丰富多彩。这些丰富的音乐资源成为了作曲家创作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源泉。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云南本土作曲家在创作时取用民间音调作为创作素材来创作,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无论是何种体裁的创作,大都能从其作品中捕捉到来自民间音调的声音。而笔者这里选用“合唱”这种体裁作为本文行文论述的突破口,其具体的研究对象是以运用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创作的合唱作品为核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首先笔者从历史的角度上去梳理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发展的脉络,看不同的时期有哪些作品的产生,并纵观整体特征的呈现。其次从具体的合唱作品分析入手,目的是想要分析出作曲家在创作时是如何运用云南民间音调的,并概括总结出几种常用的手法和方式来陈述分析的内容。最后是对云南民间音调合唱作品的现代性历程的分析和反思。在现代性历程之下,云南民间音调合唱作品究竟有哪些变迁;以及作曲家、演唱者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笔者将根据具体的作曲家采访,演唱者的自我感受,当地音乐学者的观点来综合阐释,并引发相关反思,云南民间音调合唱作品未来之路将何去何从?
其他文献
马融是东汉中期一位颇负盛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一生著述甚多。他“才高博洽,为世通儒”,两入东观,遍注群经,又“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其经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马融不仅博
马融(公元77年—公元166年),东汉中后期著名经学家,世称通儒。但与他享誉学林地位不相称的是,他的品行历来被评价较低。这种矛盾现象源于他生活“豪奢”、教学“傲慢”以及诬
根据2015年11月29日发布的《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较为严重,预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到2025年将达到3亿,接近深度老
“更 +形”在组合上 ,除部分非谓形容词和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外 ,其他形容词基本上能进入“更 +形”的“形”位 ;而且若干“更 +形”并列 ,有着不同于原式“形 +形……”组合的
应急演练是训练处置流程、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检验与评估应急预案的重要手段。分布式应急仿真演练将分布式仿真技术与动态桌面演练相结合,既发挥动态桌面演练灵活性高,适应性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十二五"及"十三五"均重点提出农村农业发展规划.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业上市公司迎来带来了更多的发
国学即中华学术,儒学是主流、经学是核心,洛学是宋代之后的大本营。“洛学”作为宋代理学四大流派之一,由北宋时期洛阳人程颢、程颐两兄弟创立,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遂后世多
文字禅在宋代的发展与宋诗以俗为雅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为用的过程: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接受禅宗的同时也接受了其偈颂语录世俗化的语言外壳,而文字禅在宋代的兴起与衰落和"文
论文主要讨论安岐和他的《墨缘汇观》,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以及我所发现的新材料叙述安岐和他的家世以及交友,尽力呈现他的身份和所处的社会背景。其次写他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企图解决他们所共同面临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矛盾而采取的文化方案。它为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是从属、次要与支流的文化。在阶级对立明显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