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仍有50%左右的患者死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积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仍有50%左右的患者死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积极探讨宫颈癌放射增敏的新方法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研究目的是探讨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初步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及宫颈癌E1A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宫颈癌HeLa细胞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将培养至85%-90%融合的HeLa细胞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HeLa组)、空载体对照组(HeLa-vector组)和E1A实验组(HeLa-E1A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转染,空载体对照组转染空载体,E1A实验组转染E1A基因。各组分别给以0、2、4、6、8Gy的6MV-X线照射。采用RT-PCR检测E1A基因的表达以及E1A基因对Her-2表达的影响;用集落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分数及放射增敏比(SER),检测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对放射线敏感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1A基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RT-PCR结果显示:E1A基因在HeLa细胞中能稳定表达,E1A基因的转染明显降低了Her-2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经不同剂量照射后HeLa-E1A组平均细胞存活分数明显低于HeLa和HeLa-vector组,而后两组相近。HeLa-E1A组D0值为1.23,HeLa和HeLa-vector组D0值分别为2.51和2.59,放射增敏比SER=2.04;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转染E1A基因后,细胞周期出现S期抑制,和G2期阻滞。结论:E1A基因抑制了肿瘤生长,能够明显提高人宫颈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1A基因抑制了该细胞Her-2的表达,使细胞周期再分布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寻找适宜的防治花生蛴螬的药剂及施药方法。[方法]比较了辛硫磷30CS、毒死蜱30CS和吡虫啉10SC这3种不同药剂以及拌种、灌根和穴喷雾3种不同的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的防治
本文采用双光子激发荧光(TPE fluorescence)技术,研究光敏剂5-ALA在滤泡性淋巴瘤白血病(DHL)细胞内转化并积聚成光敏性物质PpⅨ的动力学过程,基于双标的荧光标记方法研究5-ALA
提出了一种单语句法分析指导的双语语料库结构对齐方法 该方法以统计的双语模型———反向转换文法为基础 ,通过把英语句法分析知识融入到双语模型中 ,实现英汉双语的结构对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道路建设工程需求也不断增多,规模也逐年增大.在道路施工建设中,路基是整个施工环节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由于它直接承受着道路上所有的压力,所以这个路
大学英语后续教育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在传统英语教学为主流的背景下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鉴于此,为了探索大学英语后续教育模式,从存在问题、需求变化、教学具体设计
以福建省古田旅游区为研究案例,剖析客源空间规模,梳理了客源地出游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推—阻—拉"测评模型,测算了古田旅游区的客源地出游力,分析了现实出游力和客源地出
目的以采自秦巴山区的3个不同桑黄菌株作为研究材料,进行18SrDNA区段克隆测序和序列特征比较,进行亲缘关系分析。方法对18SrDNA序列进行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性检索比对
采用不同的气体组成A(50%CO2/10%O2/40%N2)、B(60%CO2/10%O2/30%N2)、C(70%CO2/10%O2/20%N2)和空气(对照)分别包装鲜罗非鱼片,在-0.5±0.2℃贮藏,研究不同CO,比例气调包装在冰温贮藏条件下对鲜罗非鱼
[目的] 探讨nm23-H1基因转染对高转移人肺腺癌Anip973细胞株细胞分化、增殖和集落形成的影响。进一步研究nm23-H1基因对人高转移肺腺癌细胞表型逆转的作用,从而为后期nm23-H1
李海霞: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发展而产生,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已经逐步进入肿瘤临床诊断治疗领域,并被认为能够用于获取肿瘤发展和进展信息。液体活检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