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域下《骆驼祥子》俄译本中俗语的翻译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先生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杰出语言大师。他的作品幽默风趣,地方文化色彩浓郁。老舍善于使用俗语和北京白话刻画人物形象,下笔老练,刻画入微,被称为“京味小说”作家。《骆驼祥子》就是其“京味儿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俄罗斯翻译家罗日杰斯特文斯卡娅(E.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ая-Молчанова)翻译了15部老舍先生的作品,其中《骆驼祥子》的俄译本《Рикша》在俄罗斯属于最受欢迎的外国文学译作之一。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对小说《骆驼祥子》俄译本中俗语的翻译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汉俗语俄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例证。本文的绪论部分对关联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骆驼祥子》的翻译研究现状以及俗语翻译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对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正文的第一章阐述了关联理论视角下翻译的本质问题。介绍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关联理论角度下翻译的实质:翻译是双重明示-推理的交际模式、是语际阐释的过程、是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第二章探讨俗语及俗语翻译的文化关联与文化传递问题。首先对俗语的概念进行界定。本论文中的俗语是指汉语语汇里为人民群众所创造并广泛流传于群众中,结构基本定型的通俗凝练、形象生动的语言单位,是广义理解上的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方言土语。其次探讨俗语翻译的文化关联与文化传递问题。译者需根据俗语的文化意义进行双语文化的关联推理,选择双语最佳关联意义,最终达到文化传递的目的。第三章评析关联理论指导下《骆驼祥子》俄译本中俗语的译例。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研究《骆驼祥子》俄译本中达到最佳关联的俗语译例及译者运用的具体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对俄译本中未达到最佳关联的俗语误译和漏译情况进行分析,提供参考译文,并揭示俗语误译和漏译的本质原因。结论部分总体评价小说《Рикша》中俗语的翻译情况。小说《骆驼祥子》的俄译本中大部分俗语的翻译都达到了最佳关联,但仍有一些具有独特汉民族文化内涵的俗语的翻译没有达到最佳关联。对于汉语俗语的俄译,我们认为,在不破坏译文可读性和译文读者认知语境允许的情况下,采用直接翻译或间接翻译策略均能达到最佳关联的效果,关键在于处理好传递文化信息和保留译文可读性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本论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以《骆驼祥子》原本及罗日杰斯特文斯卡娅的俄译本《Рикша》为主要研究客体,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找出《骆驼祥子》原文中的俗语及对应的俄语译文,并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俗语进行分类、归纳和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俄译者的翻译方法及在翻译策略选择上的总体倾向,揭示俗语俄译的难点所在及误译漏译的本质原因。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为做好新时期的公安工作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贯彻党
礼貌是社会上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需要每个人去遵守。礼貌不只是伦理学范围内所研究的内容,同时社会语言学和语言学也会研究这个课题。自古以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来往比较频繁
影视字幕翻译是翻译学的新兴领域,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重要的屏幕翻译形式,字幕翻译在文化传递中的作用无可替代。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参与建构民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模型思想,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意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本文以"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对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维多利亚时期,贵族高贵、优雅的茶文化推广到劳动阶层时,引起了激烈的反茶论战。通过对该时期一直被忽视的反对劳动阶层饮茶的文献进行"深描",发现在当时茶被视为中产阶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