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视字幕翻译是翻译学的新兴领域,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重要的屏幕翻译形式,字幕翻译在文化传递中的作用无可替代。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参与建构民族文化,但其主体性长期遭到遮蔽,译者文化地位趋于边缘化。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在学术界逐渐受到重视。译者主体性的国内外研究为本文提供理论指导。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尊重客观翻译环境的前提下,作为翻译主体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为译者的文化意识、语言操控、审美创造。译者应在翻译活动中主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介绍外国文化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国文化。本文案例分析部分选择了由美国梦工厂出品、自上映起在全球广受好评的《功夫熊猫》系列电影。该影片以中国功夫为主题,并充满了中国文化元素。本文着重从电影字幕中的文化因素、词汇以及语境三个层面对字幕翻译案例进行研究,探讨了影片中出现的英语和汉语文化意象,分析了角色及功夫名称、地名、食物等词汇以及独白和对话的翻译。译例分析部分从翻译目的、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操纵、对原文的审美创造和再现、译者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对译者主体性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体现进行阐释。此外,在字幕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也受到赞助商或翻译活动组织者要求等诸多因素制约。最后得出结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言及目标语言文化因素的操控,有助于使译文更容易被目标观众群体所接受。本文在理论方面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分析译文,为影视字幕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实际意义方面,为译者在翻译中的文本处理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取舍等方面提供指导,同时为电影公司在选择字幕译者上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