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情境学习”就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受到相关研究者们的广泛重视,因为它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能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情境学习”致力于研究创设怎样的情境,以及如何创设情境以达到真正促进学习的目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为追求目标而努力学习的源动力,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自然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追求目标,最终让学生掌握所要教授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本研究中使用的“目标导向情境学习”模式就是一种能将教学活动和学生追求目标这两者有效相结合的情境教学模式,其情境创设的前提就是尊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目标导向情境学习”简称GBS,它将各种具体技能嵌入具有现实性的行动计划之中,由目标做向导,让学习者或接受训练者建立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展开学习或作业,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构筑起来的学习过程。其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目标技能、任务、主题故事、焦点任务和操作等。 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多用于技工学校的程序性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实验中,而笔者地研究关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后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其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基础知识的获得要通过数学技能的掌握来巩固,而数学技能则需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才得以体现。因此数学学科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其可以作为突破口,将GBS的教学模式推广到基础教育中去。 本论文在详细阐述GBS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笔者自身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同时借鉴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尝试探讨GBS的教学设计及其数字化平台的开发。 GBS是典型的情境教学模式。为体现其特色,笔者在设计中着重突出GBS尊重学习者对于任务的自主选择的这一过程,使不同兴趣的学习者通过选择完成不同的情境任务,最终实现相同的目标技能。同时,笔者邀请工作、学习在基础教育一线的师生们对GBS数字化平台进行应用评价。最终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来验证教学设计专家们对于GBS的评价:即GBS是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符合Merrill的“教学的基本原理”,且具有其他情境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