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常绿针叶乔木树种抗寒性及其综合评价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绿针叶乔木树种不仅是园林绿化重要树种,更是北方地区营建冬季绿色景观的基础树种,而低温是中高纬度地区树种引种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针对常绿针叶乔木树种开展抗寒性分析评价,对合理地选择针叶树种,缓解北方地区园林绿化建设中树种单调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白杄(Picea meyeri Rehd.et Wils.),青杄(Picea wilsonii Mast.)等4个山西常用常绿针叶树种,美国黄松(Pinus ponderosa)、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蓝云杉(Picea pungens Engelm)、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雪松(Cedrus deodara(Roxb.)G.Don)等5个引种常绿针叶树种为研究对象,以当年生针叶为实验材料,设计6个人工低温(-5℃、-10℃、-15℃、-20℃、-25℃、-30℃)和对照(4℃)处理的对比实验。实验通过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6个生理指标,对9种松科树种的抗寒性进行比较与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工低温胁迫下,9种松科树种的相对电导率均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呈“S”型曲线变化;9个松科树种的MDA含量、SOD和POD活性随着胁迫温度降低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9个松科树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胁迫温度降低整体呈现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2)结合相对电导率值模拟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出各树种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美国黄松-28.964℃、黑松-26.29℃、青杄-35.17℃、白杄-30.28℃、油松-27.64℃、蓝云杉-21.46℃、樟子松-36.21℃、青海云杉-30.68℃、雪松-20.45℃。(3)对9个松科植物的6项生理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各树种的温度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樟子松和黑松的可溶性蛋白与过氧化物酶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油松、青海云杉、蓝云杉、雪松的可溶性蛋白与过氧化物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白杄和美国黄松的可溶性蛋白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青杄的可溶性蛋白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根据隶属函数分析得出9个松科树种的抗寒能力强弱顺序为:樟子松>白杄>青杄>青海云杉>美国黄松>黑松>油松>雪松>蓝云杉。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更加突出,对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树种的选择与规划是城市绿地建设的必然选择。树种的观赏特性是树种选择配置的主要依据,通过对树种的不同园林用途进行观赏特性定量评价,客观准确地把握城市适宜树种的观赏特性,是城市绿地树种选择应用的基础和现实需要。本研究以太原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基础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各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富含植物蛋白、油脂和碳水化合物,其营养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大众养生的青睐。大豆籽粒碳水化合物一般占籽粒物质含量的25%-30%,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多达16%,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可溶性糖及其组分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大豆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研究不同类型大豆可溶性糖组分及其含量对其遗传改良及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种质创新和利用实验室构建的由1
绵羊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家畜,能生产肉、毛、皮、乳等多种产品。就肉用性能而言,脂肪组织的含量对肉质品质至关重要。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是研究脂肪组织形成的两个重要生物学过程,该过程受多种调控因子影响。miRNA(micro RNA)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因子,通过与靶基因结合,抑制基因转录或直接降解与之结合的mRNA,对mRNA转录后发挥调控作用。研究miRNA对绵羊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调节作
许多城市中心是围绕河流发展起来的,随着城市河流景观的商业价值被挖掘和定义,对美学的关注以及环境整治的现实需求,生态修复成为近20年来城市河流开发建设的关键词,许多城市都做了有益探索。河流形态多样化是城市河流生态修复一大重点。但是,修复后的河流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缺少建成后定时、定项的监测和分析,使人们对于修复措施与生态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对于河流生境的改善程度认知模糊,制约进一步城市河流生态建设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更好的生活环境成为每个人的强烈诉求。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城市景观的异质性越来越强,与周边自然景观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周边自然景观逐渐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缓冲区和保护屏障。在这些前提下,促使人们对城市周边景观进行评价、规划、修复研究。论文以太原市为例,通过对城市建成区周边山体的土地覆被类型进行调查,从植被适宜性、视觉敏感度和生态风
为研究菌糠被炭化成生物炭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铜、铬的形态及玉米吸收转运富集的影响,并横向比较三种菌糠生物炭和玉米秸秆生物炭以及水稻稻壳生物炭对其效果的优劣,本文通过盆栽试验,对施用了五种生物炭的山西某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铜、铬的形态、玉米生长状况,以及玉米各部位的重金属含量和玉米各部位对重金属铜、铬元素的转运和富集系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与空白处理相比,五种不同生物质炭在玉米生长的苗期阶段,
温室栽培可延长作物上市时间,在寒冷的冬季可创造适宜作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环境,目前温室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温湿度出现极端情况导致其产量和品质下降。本文针对晋中地区气候特点,以当地应用较为广泛的日光温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不同天气、保温被覆盖程度不同分析了温室横断面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并利用CFD模拟分析了特定时间点横断面上温湿度场的分布情况,结合实验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分析了不同风速
平邑甜茶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根系发达,抗病性好,是苹果的良好的砧木之一。本研究以平邑甜茶种子为研究对象,在5000r/min、10000r/min和15000r/min三种转速条件下对甜茶种子处理1h、3h、5h,对其幼苗的发芽率、叶绿素含量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基于高效液相谱和实时荧光定量对内源激素的变化和内参基因进行分析,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不同处理中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如
本试验旨在研究空怀期、妊娠期和泌乳期母羊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血液参数之间的差异,同时探明影响不同生理阶段母羊消化率的因素。试验一,随机选取年龄3~4岁,体重50±1.28 kg的空怀和妊娠80 d经产杜寒杂交二代母羊各6只进行试验。试验期21 d,其中预饲期15 d,采样期6 d,采样期收集饲料、剩料和粪样,最后2 d采集血液和瘤胃液。结果显示妊娠母羊血清孕酮和雌二醇浓度显著高于空怀期(P<0.
近半个世纪以来,因为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动物体内残留和对环境污染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现阶段寻找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研究的热点。众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枯草芽孢杆菌是益生菌的一种,其替抗作用也成为主要研究对象,但主要集中在对动物生长表现方面,生长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肠道组织形态、微生物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