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住宅项目招标阶段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以常州“北港生态住宅小区”项目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wei2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常州市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以及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委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中德合作“扬州—常州生态城市”项目之一的常州“北港生态住宅小区”项目起草招标文件。在招标文件的起草过程中,作者对于国内外的生态住宅评估体系的发展和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针对中国特有的住宅建筑建造速度快、建造量大等特点,笔者认为如何从源头上保证生态住宅的质量,在生态住宅评估方面有进一步研究的可能与需要。故将该课题“生态住宅项目招标阶段的评价标准研究”结合实例作为课题研究。 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展开。分别对国内外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整理和回顾。选取国外、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典型实例,从适应性、结构、发展与管理、成熟度与开放性、局限与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归纳。国内外的绿色评价体系虽然发展状况不同,但是也存在相似之处。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面大部分都还存在不足,尤其是项目招标阶段都没有涉及;越来越多的体系注重针对不同地域状况制定不同评价标准。第二部分围绕常州市北港生态住宅小区招标文件起草的研究过程及成果展开,其中阐述项目概况,介绍招标文件框架,整理文件制定修改整体过程,提出招标文件的“生态专项设计评分标准”。最终总结经验,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项目招标阶段的制定和运用提供有益的经验。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汉口原租界区内里分住宅的居住环境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里分住宅的更新已经成为武汉城市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汉口原租界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生态建设己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生态建设的进程中,如何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已成为城市可持
本文首先对城市俯视景观及其评价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研究,并选择非高层集中区城市俯视景观秩序为核心研究对象;其次,论文分析研究了俯视景观秩序评值与视觉品质评值之间的相关
生态城市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自然和人造景观和谐、生态意识浓厚的城市生态系统。二十一世纪是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的世纪,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
“一座城市没有了历史,就失去了记忆;一个城市的发展缺乏了正确指引,就会迷失路途。”今天,在经济发展的良好推动下,我们居住的城市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那么城市规划实践中借鉴好的经
学位
本文从建筑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视觉霸权现象及其产生的问题出发,引发对空间触觉特性的讨论,强调材料和空间作为建筑设计中并行的两条基本线索在建筑历史发展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获得通过和颁布,宣布了城市规划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意义,界定了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工作对象和范围,但《城市规划法》只是赋予了
本文以朱启钤先生流传于世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核心,并尽可能综罗相关的史料,通过对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两方面的系统考察,深入探究了朱启钤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缘起:通过对在中国营造
办公空间是现今城市中人们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办公环境及人们的工作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智能化管理及新技术设备不断引入和快速升级或更新,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