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地方实用性——以沈阳市居住建筑审批管理和住宅日照间距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maoc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获得通过和颁布,宣布了城市规划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意义,界定了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工作对象和范围,但《城市规划法》只是赋予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城市规划管理的权利,对于如何进行规划管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试图从规划管理特点、规划法规的发展过程以及政府职责方面,探讨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面积广阔、地区差异明显的国家,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各地地方特色和经济发展的规划管理的法制建设之路。 文章从笔者实际接触和熟悉的沈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入手,研究该市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个时期地方法规产生的原因及执行情况,具体阐述沈阳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发展进程,探讨国家规范对地方法规的制定和规划管理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地方政府为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建设所作的努力,以及如何努力使地方法规一步一步接近国家规范的过程。文中从在规划审批管理中最为常用的,也是与城市居民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的一点——居住建筑日照间距和采光标准的研究为切入点,分析在日常管理中的典型案例,研究居住建筑采光标准在实际规划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同时从调查目前我国几座典型的大城市地方法规在间距管理上与国家规范的差距,探讨规范在地方的认可程度和其作为强制性条文的严肃性。最后从分析城市政府对于城市发展所肩负的责任、城市的经济发展要求和最近一段时期城市土地的价值变化以及房产经济的发展等多方面分析地方法规与国家规范难以对接的原因。探讨更为适合我国的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使规划管理能走一条重法律、重指导、重管理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其他文献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成规模开发的大型住区不断在全国各城市涌现。这些大型住区一般位于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区外围或近郊、远郊地带,在我国城市及郊区化建设
当代的中国建筑设计市场空前繁荣,建筑设计人员的建筑创作非常的繁多。建筑业呈现的是一个的繁荣场景,设计领域也在向商业化发展。然而,在建筑设计领域,有很多设计师却有一种浮躁
建筑群体的演化的研究主要是运用系统思维与方法,将系统学的理论成果与建筑学、城市设计的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建筑及其组群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自组织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汉口原租界区内里分住宅的居住环境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里分住宅的更新已经成为武汉城市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汉口原租界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生态建设己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生态建设的进程中,如何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已成为城市可持
本文首先对城市俯视景观及其评价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研究,并选择非高层集中区城市俯视景观秩序为核心研究对象;其次,论文分析研究了俯视景观秩序评值与视觉品质评值之间的相关
生态城市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自然和人造景观和谐、生态意识浓厚的城市生态系统。二十一世纪是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的世纪,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
“一座城市没有了历史,就失去了记忆;一个城市的发展缺乏了正确指引,就会迷失路途。”今天,在经济发展的良好推动下,我们居住的城市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那么城市规划实践中借鉴好的经
学位
本文从建筑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视觉霸权现象及其产生的问题出发,引发对空间触觉特性的讨论,强调材料和空间作为建筑设计中并行的两条基本线索在建筑历史发展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