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亲性壳聚糖仿生衍生物的合成、自组装及其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细胞膜仿生角度出发,以壳聚糖为基材,通过化学改性分别引入亲水性细胞仿生性磷酸胆碱基团和疏水性脱氧胆酸基团,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双亲性壳聚糖仿生衍生物,并研究了其在水溶液的自组装、生物安全性以及药物包载与释放行为。我们首先对100%脱乙酰度的壳聚糖改性获得6-O-三苯基甲醚化壳聚糖中间体,再基于Antherton-Todd反应制备磷酸胆碱化壳聚糖(PCCs),然后与经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的脱氧胆酸反应,最终获得双亲性壳聚糖仿生衍生物:脱氧胆酸-磷酸胆碱-壳聚糖(DCA-PC-Cs),并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基于双亲性共聚物的自组装原理,选择所制备的双亲性壳聚糖仿生衍生物DCA3.3-PC42-Cs(DCA取代度=3.3%,PC取代度=42%),通过超声振荡法,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胶束。动态光散射测定其粒径约280nm,PDI=0.217,粒径分布较窄,Zeta电位=5.67mV;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干态的DCA3.3-PC42-Cs纳米胶束呈球形,粒径介于100-130nm之间。采用荧光探针技术测得DCA3.3-PC42-Cs具有较小的临界胶束浓度(1.77×10-2mg/mL),且稳定性较好,4℃下放置30天,动态光散射测得其粒径基本保持不变。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双亲性壳聚糖仿生衍生物DCA3.3-PC42-Cs纳米胶束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3.0mg/mL;而体外血液相容性评价(与红细胞共孕育实验、溶血实验、C3a补体激活实验)表明DCA3.3-PC42-Cs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可见DCA3.3-PC42-Cs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对小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表面磷酸胆碱基团的引入可以有效抑制DCA3.3-PC42-Cs纳米胶束的蛋白吸附作用,有利于胶束实现长循环。以槲皮素为疏水性药物模型,通过旋转蒸发法制备了载药纳米胶束DCA3.3-PC42-Cs/QU。动态光散射测得其粒径约为297nm;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载药纳米胶束呈球形。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41.6%与4.38%,在生理盐水中的体外释放实验表明,槲皮素释放平稳,没有爆释现象,48h时,累积释放量为77.56%。表明DCA-PC-Cs纳米胶束可以用于构建疏水性药物纳米传输系统,实现药物在体内的长效缓释。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仅在云南就有25个是被官方认定的少数民族,傣族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傣族在云南占据很大一部分并且地理位置分布较广,但是本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傣
随着《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颁布,连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但该规范体系未明确何时在中小板上市公司施行,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
自主学习是获取知识或完成任务的一种学习的价值取向,是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创设教学情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主建构的一种学习取向的转变。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
随着电子设备不断向小型化、多功能化和高性能化方向发展,电子设备内器件的功耗和热流密度不断增加,电子设备过热问题越来越突出。热分析作为电力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部
纳西族是中国诸多少数民族中一个独特的族群,曾经有过刻骨铭心的大迁徙记忆。漫长颠沛的史诗般的征程,在各个不同时期,经受来自外族的、各个方面的政治和文化的冲击,艰辛沧桑的悲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一年生草本植物,有直根。茎高25-100厘米,有密或疏的短柔毛,通常有分枝。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青海
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勾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的过程中,鉴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进程,特别是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之一,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5.83%,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栓子脱落而发展成肺栓塞,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中孕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确诊宫内早、中孕要求终止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孕早期50例,孕中期10例,其中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