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正交实验,根据减量率、开纤率确定PTT/PA6复合超细纤维和PTT/PET复合超细纤维的最佳开纤工艺。对PTT/PA6和PTT/PET复合超细纤维以及PTT纤维的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分散染料在不同温度下对纤维的初染率,染料提升性,最高染色温度及染色时间,升温上染速率曲线等性能,探讨了不同种纤维染色存在差异的原因。采用三种类型分散染料对PTT/PA6复合超细纤维进行了升温上染速率曲线的绘制,确定不同类型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实验结果。采用单丝强力测试,差热分析(DSC)等方法对PTT/PA6纤维开纤前后的性能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分析。采用残液法测试分散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在染色残液中加入有机溶剂丙酮或DMF来辅助溶解分散染料,通过染料标准吸光度曲线的线性相关度来讨论有机溶剂用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溶剂DMF使用效果比丙酮好,测试误差对其浓度的敏感性不是很强,丙酮也可以用在残液法中,但其用量必须加以考虑,否则误差太大。采用分散红FB对PTT/PA6和PET/PA6复合超细纤维以及普通PTT及PET纤维进行了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实验;通过测定其染色热力学(亲和力-△μ0、染色热△H0、染色熵△S0)以及动力学(扩散系数D、半染时间t1/2)数据,来分析说明PTT/PA6复合超细纤维与另外两种超细纤维(复合超细PET/PA6、超细PET)以及两种聚酯纤维PET、PTT的染色性能差异。纤维结构、线密度和温度是影响纤维平衡吸附量的重要因素。复合超细纤维PTT/PA6及PET/PA6在不同染色温度时分别呈现L-N型和Nernst吸附,普通PTT纤维及PET纤维在两种温度下,纤维的吸附等温线基本都为Nernst吸附。PTT/PA6超细纤维的染色亲和力低于PET/PA6超细纤维,染色熵变化比较大,染色热比PET/PA6纤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