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当前社会人们的价值观扭曲,语文学习的功利性越来越强等问题而提出的悲悯情怀教育,期待通过在语文课堂上传播悲悯情怀教育,能端正学生的“三观”,指导学生以后的人生之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我内化,让学生做一个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也期待悲悯情怀教育能让语文教育能够更多的关注到民生、关注到社会,关注到自然,让学生不脱离社会,眼界开阔、胸怀天下。本文通过对社会现状和高中语文课堂现状的观察,提出了悲悯情怀教育,从促进师生关系和谐、传承优秀传统中国文化及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阐述了悲悯情怀教育在高中语文课堂渗透的价值。本文主要分为五章,重点章节为三、四章,以高中语文课堂为大本营,以教材为根本,以教师为引领,通过师生的共同解读,挖掘教材、现实等中的悲悯情感,在学习和生活中渗透悲悯情怀。教师是悲悯情怀渗透教育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学生是传承者,教材是情感体系的载体,课堂是实现渗透的保证和基地,通过三位一体,实现悲悯情怀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渗透。虽然在高中语文课堂渗透悲悯情怀教育会遇到比如人心里浮躁、急于求成、功利性过大,完全以高考为导向等的问题,但是,我们依然坚信,历史是在曲折中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