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轨道角动量波束性质及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携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的电磁波束同时具有正交性和涡旋性。不同拓扑荷(Topological Charge,TC)的OAM波束相互正交,可为电磁波的复用和调制提供新的物理参数维度;不同拓扑荷的OAM波束具有不同的螺旋相位分布,则增加了空间中场的多样性。因此,基于OAM的电磁新技术给传统电磁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论文在介绍OAM波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射频OAM波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射频OAM波束的局部性质、射频OAM天线的性能表征以及OAM波束在电磁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射频OAM波束的发散问题比光域OAM波束更严重,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很难接收到完整孔径的OAM波束,这使得传统的角动量(Angular Momentum,AM)理论在射频OAM波束的实际应用中并不适用。论文从实际应用出发,理论推导并分析了射频OAM波束的局部AM特性,丰富并拓展了射频OAM理论:首次提出了局部耦合角动量(Coupling Angular Momentum,CAM)的概念,并用基于极化的模式分解法分析了局部CAM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任意极化射频OAM波束的局部AM分解和拓扑荷局部估计方法,为未来局部利用射频OAM波束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针对现有的射频OAM天线表征参数很少考虑射频OAM波束实际应用这一问题,论文提出了射频OAM天线的新表征参数:接收方向图、纯度带宽和模式相位线性度。与传统天线性能指标仅和天线辐射场强相关不同,新定义的表征参数充分考虑了射频OAM波束的幅度、相位分布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模式解调方式。在此基础上,用新定义的表征参数对10GHz拓扑荷为3的宽带OAM螺旋天线的性能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新表征参数对射频OAM天线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在射频OAM波束的相关应用研究中,论文首先利用射频OAM波束特有的角向波矢,研究了射频OAM波束旋转多普勒效应。考虑射频OAM波束的发散性,搭建了测量旋转多普勒效应的局部接收实验系统,分析了接收位置偏移和旋转平面偏转对旋转多普勒效应的影响;首次实验测量了拓扑荷绝对值大于1的射频OAM波束的旋转多普勒效应,获得了高的测速精度。另外,为了减小接收天线偏离和旋转平面偏转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平面轨道角动量(Plane Spiral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PSOAM)波束的二维矢量速度探测方案。最后,论文初步探索了基于PSOAM波束叠加构建的平面结构电磁波在雷达成像和无线通信中的新应用模式。基于平面结构电磁波束的成像系统利用定向波束扫描和多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对探测物体进行成像。这种成像方法利用定向波束的高增益性能,获得了比传统OAM成像更高的周向分辨率。而基于平面结构电磁波束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通信系统,同时利用了平面结构电磁波的准正交性、涡旋性以及定向性,能获得比传统MIMO通信系统更高的容量增益。这些结果为射频OAM波束在传统电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中红外激光器在气体传感、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和工业过程控制等应用中有独特的优势,由于气体的吸收峰非常窄,因此激光器的单模特性至关重要,波长可调谐激光器还可以兼顾多种气体探测的需求。目前中红外能够实现单模输出的只有DFB激光器和外腔激光器,但是DFB激光器含有光栅,制作复杂、成本高且调谐范围只有几纳米,而外腔激光器体积大,不方便集成。V型腔激光器在近红外通信波段已经实现单模大范围调谐,并且无需光栅,成
可压缩两相反应系统广泛存在于能源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之中,特别是最近被广泛关注的爆轰推进技术。该系统的一大显著特点即是多尺度、多场和多物理过程的强烈耦合特性。在典型的爆轰发动机中,该系统的尺度在几纳米的激波厚度尺度到几米甚至几十米的设备尺度之间变化,其物理过程涉及流体动力学,流场,电磁场,能量场,密度场和化学反应等。同样地,针对上述问题,科学界采用了三种手段(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有机结合进行研究
表面覆冰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经济活动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在电能的供给和传输中,冰在线缆表面的形成和沉积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结冰会导致陆运、航运及铁路运输事故,影响飞机部分部件与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结冰还会严重降低冰箱和热交换器的性能。表面防覆冰策略的研究通常围绕超润湿性能展开,一般来说,超润湿防覆冰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其表面粗糙结构和化学组成。表征防覆冰表面的理论基础是润湿性理论和经典成核
目的 介绍一种动态模糊聚类算法并利用该算法对磁共振图像进行分割研究。方法 首先对磁共振颅脑图像进行预处理去掉颅骨和肌肉等非脑组织,只保留大脑组织,然后利用模糊K- 均值聚类算法计算脑白质、脑灰质和脑脊液的模糊类属函数。结果 模糊K- 均值聚类算法能很好地分割出磁共振颅脑图像中的灰质、白质和脑脊液。结论 利用模糊K- 均值聚类算法分割磁共振颅脑图像能获得较好的分割效果。
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较大,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巩固。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理想和追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汲取中华文化中共同富裕思想精华,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化,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爱
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提升与智能电网的发展,提升供应侧和需求侧柔性以实时满足电网的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的可行性增强。事实证明,充分挖掘建筑用户的能源柔性潜力可以有效实现减低能源成本、转移尖峰用电、提升实地可再生能源占比、增强电力网络稳定性等目标。本文从用户与智能电网互动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建筑用户能源柔性潜力的定义,将参与对象分为柔性负荷、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及蓄能系统三类,确定了将建筑用户作为
深海管道受力复杂,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交变荷载作用,易诱发疲劳损伤破坏。随着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向着深海和远洋推进,深海管道的疲劳问题必将成为石油工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的基于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和基于疲劳裂纹扩展理论的损伤评估方法在深海管道的损伤评估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深海管道的疲劳损伤是一个从萌生到扩展不断发展的过程,伴随疲劳损伤的累积,材料内部的位错不断发展,对磁域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目前的纳米技术能够实现衍射极限的突破以及电磁波亚波长尺度的压缩,对光子学及相关学科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显著的进步在于所激发的表面等离激元,包括金属中的等离激元、电介质中的光学声子以及半导体中的激子等。等离激元能够用于新型纳米尺度器件的设计,实现亚波长尺度电磁波的束缚和调控,可以用于未来纳米尺度集成光电子器件、超分辨率成像、量子计算和单分子捕获方面的设计。纳米聚焦作为纳米光子学领域的一个重
学位
植被在整个地球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全球的碳循环、水循环和气候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有限长圆柱体的电磁散射在植被微波遥感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在微波低频段(如L和S波段),植被主干和枝干的散射贡献往往占主导地位。在植被生长期的早期,其主干和枝干在其它频段下亦占主导地位。这两者常用有限长圆柱体建模。但迄今为止,仍未能得到圆柱体电磁散射截面的统一解析解,更遑论散射振幅相位的准确求解,或者对能量守恒和互异性
准确地测量流场中雾化液滴的多种关键参数,对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精细优化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优化作用。微小颗粒分散到不混溶的液体形成的含杂液滴广泛存在,却因表征测量难度大受到较少关注。液滴串瞬态蒸发研究能很好地数学模型化液滴群蒸发中的液滴间相互作用,同样缺乏这方面的高精度实验研究。上述研究的难点在于面向含杂液滴和瞬态蒸发液滴串的先进测试手段缺乏。作为一种先进光学测量技术,彩虹折射技术能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