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班幼儿违反常规行为与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soqy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学前阶段是幼儿秩序性发展的关键期,遵守幼儿园乃至社会基本的规则和规范有助于幼儿适应环境,形成秩序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并促进自我管理和自律。然而笔者发现尽管教师每天大量的时间在强调幼儿常规,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则,但仍有不少违反常规行为屡禁不止,给正常的活动带来困扰,尤其在混龄班中,三个年龄组的幼儿共同生活游戏,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行为的交互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做到常规教育高效率高质量,同时兼具育人和管理价值,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本研究主要运用事件取样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以呼和浩特市Z幼儿园A混龄班为研究对象,对该班小中大三组幼儿违反常规的行为进行深入探究,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参与式的观察方法记录幼儿一日生活中违反常规行为的具体案例,并且对违反常规幼儿及时地跟踪访谈,第一时间倾听幼儿对于教师应对其违反常规行为的心理动态和想法,从幼儿违规时段、违规范围、违规动机三个维度上,总结混龄班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违反常规行为的特点和集中表现。结合对该园16名幼儿教师和A班部分幼儿家长的访谈结果,从幼儿违规行为发生前、违规行为发生时、违规行为发生后三个方面归纳教师应对幼儿违反常规行为的指导策略;从幼儿自身特点、日常规则制定、教师指导方式、幼儿园环境以及家庭因素等不同角度分析探讨混龄班幼儿违反常规行为背后的原因,据此以教师角度提出制定和执行常规教育时的指导建议,进而有效改善幼儿违反常规行为,帮助教师充分利用混龄教育自身的优势减少幼儿违规行为,以期为幼儿园常规教育提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其一,中龄组幼儿人均违规行为较多,大龄组幼儿人均违规行为较少;违规行为在不同维度上呈现不同的特点;违规行为在不同的年龄组内呈现不同的特点;小龄组幼儿的违规行为较多具有模仿性和重复性,大龄组幼儿的违规行为较多具有明知故犯的倾向。其二,影响混龄班幼儿违反常规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即幼儿自身身心发展不均;又有外因,即日常规则制定欠妥、教师指导方式欠佳、环境创设氛围影响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因素。其三,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笔者从教师角度提出,制定常规时的注意事项和执行常规时的指导策略。
其他文献
为探讨术中肠肌电图法对肠活力的评价作用,将32只家兔随机为4组,选取10cm长末端小肠制成肠袢肠血模型,分别造成缺血1、2、3和4h。双极银电极记录缺血前(a)、缺血末(b)和再灌注30min(c)时的EMG变化。48h后再次开腹
通过对大数据及智慧旅游建设的研究比较,阐述智慧旅游建设中,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旅游的建设所必须完成的重要项目,并对全面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通过用采集到的二百多组莱州湾西-南岸潮滩表层沉积物反射率光谱与其相应的沉积物样品的粒度数据来建立光谱反射率与沉积物粒度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检验模型以及验证所构建的
目的了解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血浆N末端钠尿肽(NT-proBNP)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97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
为探索麦棉套作模式下提高棉花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发的措施,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置了棉花预留行起垄与平作2种种植模式,以单作春棉为对照,研究了棉行土壤温度、水分与光照
园林植物作为主要的构景要素之一,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晋祠为研究对象,就园林植物组成和植物景观意境分4个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晋祠植物景观总体是
为揭示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免疫信号转导与抗菌肽基因表达量对种群密度的响应机制,利用tBLASTn在四纹豆象腹部转录组数据中鉴定Toll、IMD(Immune deficiency)
为了探明花生新品种农大花103在河南地区的最适播期和最佳种植密度,分别研究了播期和密度条件对该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10—30日播种的农大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Wireless Rechargeable Sensors Networks,WRSN)作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相继涌现出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WRSN周期性充电规划中,针对无线充电设
为明确从镉污染植烟土壤中筛选得到的耐镉细菌TU菌及其不同配施方式对烟叶镉含量及品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对土壤镉污染的修复效果,设置对照(CK)、TU菌(T1)、TU菌+腐殖酸(T2)、TU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