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以先锋面貌登上文坛的作家,格非似乎很难摆脱“先锋”这块胎记。不过,在“先锋”退潮之后,格非在文学创作上的努力探索也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90年代初引起较大反响的转型之作《欲望的旗帜》,还是最近颇受关注的“人面桃花”三部曲系列,格非始终坚持他的智性思考,并且对人的生存与生活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关怀度。综合来看,对格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独特的叙事方式、对于记忆与时间的处理、历史观的书写、欲望的言说以及关于乌托邦的想象等几方面。而本文则绕过文本形式上的分析,通过在格非小说中频繁出现的一个特殊的意象——封闭空间,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格非对于生存迷津以及精神困境的思索,探索隐藏在思考背后的身为作者的格非的创作姿态以及这种姿态上的转变。全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梳理格非的创作脉络,概括关于格非研究的现状。并且,引出本论文所要讨论的中心意象——封闭空间,对它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首先从纵向的角度具体分析在格非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两大类封闭空间意象:第一类是“欲望的牢笼”,第二类是“家园的困境”。并指出相较于第一类封闭空间,第二类封闭空间意象的内涵更广,是更具有代表性的成熟形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封闭空间对于人物的影响做进一步的阐释,封闭空间带来的影响主要由它的既有禁锢性又有庇护性的两种特质所体现出来。第二章首先是讨论格非关于封闭的感悟在文学上的承袭,指出这种承袭更多地是源于一种现代性的存在体验。在存在的封闭困局里,有的人选择走出困局;有的人犹豫地停留在其中,坚持并忍受着封闭所带来的痛苦。相较而言,可以看出作者更倾向于那些停留的人们。此外,分析格非在作品中构建的在封闭困局里坚守与超越的途径:不合流俗、抱着失败的绝对目的成为一个失败者;守望个人内心的乌托邦想象——这些也算是另外一种封闭。第三章重点评价格非所构筑出来的困局之上的封闭空间的超越性和保守性。指出这样的封闭空间本是为了“超越”而存在的,可是往往容易落入“逃避”的陷阱。接着,通过具体分析格非关于个人乌托邦的想象和失败者故事叙写过程中透露出来的后退的立场,以及与其试图介入现实的姿态之间的裂痕,挖掘出格非表面外转突破实则内缩趋于保守的创作心理。结语是全文研究的总结,揭示封闭空间这个独特的意象在展现格非智性思考上的重要意义。同时,论述格非近期的创作在立场上的后退以及由此带来的封闭空间沦为伪装逃避的外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