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期后路全椎板与有限椎板切除、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致椎管内肉芽肿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8例符合手术指征的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致椎管内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一期后路有限椎板切除、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共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7.5±5.6)岁。病程8~27个月,平均(12.5±3.1)个月。B组(一期后路全椎板切除、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共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2.6±4.5)岁。病程6~30个月,平均(14.3±4.5)个月。分析比较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手术前后患者临床表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脊柱后凸角(Cobb角)、植骨融合时间、Frankel神经功能损伤分级,以及术后随访复查腰椎X线、MRI评估内固定是否松动、断钉以及有无复发、感染窦道形成。术前两组患者均有神经功能障碍。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48例患者术前应用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排除脊柱肿瘤和脊柱结核等疾病,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所致肉芽肿患者。术后影像学复查均无复发及感染窦道形成。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治疗组顺利完成。A组患者术后1月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B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及血沉、手术前后患者临床表现、植骨融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VAS评分、OD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Cobb角、Frankel神经功能损伤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组手术前后比较:末次随访C反应蛋白、血沉、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恢复自主生活能力。结论:对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致椎管内肉芽肿患者,经一期后路全椎板或有限椎板切除、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均可获得显著疗效,且经一期后路有限椎板切除、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较一期后路全椎板手术用时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疼痛缓解快,术后功能恢复更快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