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及脑电双频指数监测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镇静程度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部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AAI和BIS数值的变化以及它们与患者镇静程度的相关性,探讨AAI和BIS监测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镇静深度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60例,年龄18~45岁,ASA I~II级,体重指数在18.5~24.9之间,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丙泊酚组(P组)、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Ce)0.15ng/ml复合丙泊酚组(SP1组)以及舒芬太尼(Ce)0.30ng/ml复合丙泊酚组(SP2组),每组20例。SP1组和SP2组分别以效应室浓度(Ce)0.15ng/ml和0.30ng/ml TCI舒芬太尼,输注5min时开始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Cp)均为1.0 ug/ml。P组病人不用舒芬太尼。3组病人丙泊酚血浆浓度(Cp)每3min递增0.2 ug/ml,直至警觉/清醒评分(OAA/S)达到1分为止。记录病人入室平卧10min(基础值)、每次调整丙泊酚Cp前即刻AAI、BIS、SpO2、丙泊酚Ce,并记录当时的OAA/S评分。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AAI及BIS数值,并分析它们与OAA/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三组病人一般资料以及基础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三组病人达相同镇静深度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 4.三组BIS值与OAA/S评分间的相关程度逐渐降低,分别为0.953,0.797,0.471。(P<0.05) 5.在病人对呼唤反应消失时(OAA/S评分2分或1分),BIS值较前一组逐渐升高。(P<0.05) 结论: AAI不仅可用于监测丙泊酚的镇静深度,而且能够监测丙泊酚-舒芬太尼的协同镇静深度;而BIS仅能监测丙泊酚的镇静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指导其治疗方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5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Toll样受体是一个介导天然免疫的古老家族。该受体的发现最早缘于对果蝇Toll(dToll)蛋白的研究,所以称为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Toll样受体能识别病原体所携带的高
[摘 要]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是提高国际贸易学生外语能力一种有效手段。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常遇到教学实践不足、教学手段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合适的教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由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质量的途径,可采取加强教学实践、采用多媒体及案例教学、提高教师的英语能力、选择合适的教材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国际经济学;双语
目的研究七氟烷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面积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设计分组示意图见图1。40只雄性SD大鼠,体重270-350g,所有大鼠经历225min。取16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n=8):组C:I/R组;组D:SEVO+I/R组,再灌注2h后用
目的CXCL16是近年新发现的趋化因子,它与糖尿病足病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检测糖尿病足病患者血清CXCL16浓度变化,旨在探讨血清分泌型CXCL16与糖尿病足病的相关性。方
目的:探讨对良性乳腺疾病进行乳房皮下全腺体切除后同时行硅凝胶假体胸大肌后方植入进行乳房再造术的方法及意义。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共17例患者(30只乳房)通过乳晕周围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