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院为基础的孕期细菌性阴道病纵向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uaig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孕期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情况、纵向变化,并纵向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孕妇和相关部门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早期健康检查的全部孕妇,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研究对象后对其进行第一次妇科检查并收集阴道分泌物,然后进行实验室检测诊断是否患有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和念珠菌性阴道炎,然后在孕妇孕中期和孕晚期来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时候对其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检查,并对孕妇其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孕妇生活习惯、孕期妊娠情况、既往孕产史以及孕期合并症等情况。最后选取其中至少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调查的793名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对象,其中参加了3次调查的761名孕妇资料用于分析孕期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情况和纵向变化;然后将793名孕妇中第一次妇科检查时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的125名孕妇资料剔除,采用COX回归方法对孕期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孕妇人群的妊娠早、中、晚3个时期的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分别为15.9%、17.7%和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期的纵向变化主要是妊娠3个时期均为阴性(61.2%),只有1.1%的孕妇在3个时期均为阳性,孕期细菌性阴道病趋向阴性(12.6%)、趋向阳性(12.0%)以及变化无规律(13.1%)的比例差异不大。多因素COX回归发现丈夫文化水平为高中或中专与初中及以下相比是孕妇罹患细菌性阴道病的保护因素(HR:0.50;95%CI:0.32-0.77,P=0.002),而孕期孕妇换内裤频率高(HR:1.87;95%CI:1.26-2.77,P=0.002)、有自然流产史(HR:2.96;95%CI:1.96-4.47,P=0.000)、随访过程尿道感染(HR:2.41;95%CI:1.05-5.49,P=0.037)、以及合并有滴虫性阴道炎(HR:1.82;95%CI:1.02-3.25,P=0.042)和念珠菌性阴道炎(HR:1.88;95%CI:1.30-2.70,P=0.001)是孕妇罹患细菌性阴道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3个时期的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基本相同,一半以上的孕妇妊娠3个时期细菌性阴道病均为阴性且仅有少数孕妇均为阳性,孕期细菌性阴道病趋向阴性和趋向阳性的比例差异不大且有相当比例的孕妇细菌性阴道病变化无规律。另外,从纵向发展来看,孕期细菌性阴道病与丈夫文化水平、孕妇换内裤频率、孕妇有无自然流产史、孕期孕妇的尿道感染以及孕妇是否合并滴虫性阴道炎或念珠菌性阴道炎有关,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综合的预防控制措施帮助孕妇预防细菌性阴道病,促进孕期生殖健康。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目的: (1)了解低体重儿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孕期不良事件应激和职业应激对低体重儿的作用; (2)区分足月和早产低体重儿影响因素的差异; (3)比较不匀称型和匀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