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冲形成网络是产生微秒级长脉冲的主要技术途径。除了几种常用的单级脉冲形成网络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不同的结构形式把它们组合起来构成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和Marx型脉冲形成网络。本文在讨论和分析典型的单级脉冲形成网络的基础上,研究了Marx型脉冲形成网络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分析了有关参数变化时对脉冲输出的影响,阐述了脉冲形成网络的设计方法,并搭建了一个4级Marx型脉冲形成网络功率源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与设计基本吻合的脉冲输出。通过对脉冲形成网络,主要是其中的仿传输线脉冲形成网络的研究,了解了脉冲形成网络的基本特征,明确了网络阻抗、脉冲宽度等参数与电容、电感、网络节数等参数的关系。对比了采用不同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时其在匹配阻抗上放电输出时的不同特征。简要介绍了Guillemin网络的原理、特征、和主要结构形式,对于设计本脉冲功率源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对单级脉冲形成网络的模拟,验证了理论推导中关于脉冲形成网络的一些基本特征。重点模拟了一个5节等电容脉冲形成网络,得出了各节电感变化时对脉冲输出的影响。优化了各节电感值设计,模拟获得了在匹配负载上满足要求的脉冲输出。同时模拟分析了负载电容、电感等参数对输出的影响。设计了4级Marx型脉冲形成网络并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有关参数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在实验上,首先介绍了气体火花开关的设计及实验,证明了气体火花开关的一致性较好,能正常触发或自击穿,可以满足系统的要求。其次,进行了单级脉冲形成网络的低压实验,验证了每个单级的脉冲形成网络能够在4.2Ω的匹配负载上得到前沿约500ns,平顶宽度约2μs,脉冲半高宽约3μs的脉冲输出。再次在高压实验中,在充电电压20kV的情况下,4级Marx型脉冲形成网络在匹配阻值为17Ω的硫酸铜水电阻上获得了幅值30kV、前沿约500ns、平顶宽度约2μs,脉冲半高宽约3μs的高压脉冲,与设计基本吻合。最后分析了高压实验中前沿振荡较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