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立法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乐死是一个涉及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的复杂问题,目前安乐死合法化论争较为激烈。针对安乐死的合法化及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等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章介绍安乐死的基本理论问题。根据国内外研究状况,首先对安乐死的概念和特征加以分析,对安乐死的目的、适用对象、实施条件和执行主体等特征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对安乐死的本质和分类方法加以辨证分析;此外,概括性地介绍了国际上安乐死的历史发展状况和我国安乐死的研究现状,为以后的论证分析奠定基础。 第二章是全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理论上对安乐死的合法性问题加以论证。首先,从法理角度论证,濒死绝症患者在无法忍受极端痛苦时,依据生命自主原则,为维护其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应具有安乐死的自决权,并应当作为人权的基本内容加以尊重和保护;其次,从刑法角度论证,根据刑法的本质特征、价值目标、大陆法系的违法性阻却事由和期待可能性理论分析,安乐死行为不构成犯罪;再次,从生命伦理学角度论证,安乐死的实施体现了对主体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重视,符合患者的最佳利益,并不违背医学人道主义。通过三方面分析,论证安乐死在理论上具有合法性。 第三章论证在我国安乐死实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大量数据资料表明,安乐死在我国以隐秘或公开方式进行已久,且社会各界支持安乐死的呼声日益高涨,安乐死立法具有一定条件。 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实施安乐死的现实可行性。从我国的国情、立法环境和文明程度来看,由于受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束缚,民众观念需要转变,对安乐死的认识和接受还需要时间;从患者利益角度来看,由于医疗科研水平的限制,我国对安乐死基本问题和判断标准无法达成一致,实施安乐死存在安全隐患,患者意愿和自决权无法得到保障。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目前在我国实施安乐死的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不具有立法的可行性,需要我们对安乐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宣传教育,为安乐死立法创造条件,以推动安乐死在我国尽早实现合法化。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俄罗斯国家力量的三级底线及其分布规律、俄罗斯国家的扩张极限伸展规律、俄罗斯国家的绝对目标及其悖论、俄罗斯国家兴衰的地缘政治路线图以及俄罗斯国家兴衰规律对
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制备TLC及光谱分析,对白鲜皮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和鉴别,以小叶碟添加法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白鲜皮中主要的活性物质是梣酮。其在浓度
近年来,国际关系研究出现了"实践转向",这一新的转向发生在国际关系研究社会学转向的基础之上,是对国际关系社会性因素进一步追问的产物。实践理论强调实践是人类在世存在的
液质联用技术将液相色谱(LC)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MS)的强大结构鉴定功能结合起来,已逐渐成为中药现代研究的强有力手段。本文以研究实例,从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筛选、药材品种
<正>由于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受挫,辉瑞制药公司计划裁员并降低研发经费——面对着"专利权到期之悬崖",制药行业已苦苦支撑了多年。而且,由于越来越多的重量级药物因专利权到期
合同诈骗罪是1997年刑法规定的一个新罪名。迄今为止,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合同诈骗罪从理论到实践均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在具体犯罪的认定上,理论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司
众所周知,文章的写作模式与文章意思的表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目前在国内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所作的文章虽然结构清晰,但要表达的思想在字里行间
企业项目管理是现代经济体系下发展形成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从大局上把握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近年来受到了越来
On the basis of recent investigation in north continental margin of North China Platcr’orm, the author consider that there is a tectonic morbile belt in north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特别是女性就业难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业的不断发展,社区就业成为失业女性实现再就业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但是,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