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家工作人员压力与应对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国家工作人员的总体压力状况,弄清主要的压力源,分析“压力源→心理压力→健康状况→适应性”模式,探讨国家工作人员压力的积极主动应对策略,为深化和完善政府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机构调整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方法:利用设计的《国家工作人员压力与应对调查表》于2005年4月至9月以深圳市的罗湖区、福田区为调查基点,按文职、技术、执法、医务等职业属性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每层抽取2个单位,共8个单位,对在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压力与应对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压力源量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四个部分。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严格质量控制,共发放问卷650份,获得有效调查表638份(占98.15%)。其中,文职人员147名(23.05%),执法人员181名(28.40%);技术人员147名(23.05%),医务人员163名(25.50%)。男性338名(53.0%),女性300名(47.0%),男女性别比为1.13∶1。年龄在18岁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32.77±8.05岁。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s相关系数,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数据资料的处理采用SAS8.1统计软件完成。 结果:采用国家工作人员(文职/执法/技术/医务人员)调查表对638名深圳市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国家工作人员的总体压力得分为114.45±27.55,在理论中位数75分以上,总体压力水平偏高。不同性别、不同工龄和不同职业属性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压力总体感受上存在差异。 (2)社会因素、单位管理及制度、个人工作发展是国家工作人员压力源的主要因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职业属性和不同行政级别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多种压力源维度上存在差异。 (3)国家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国内普通人群。主要表现为:强迫、抑郁、敌对、躯体化及其它等方面的症状。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职业属性和不同行政级别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 (4)影响国家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婚姻、职称、健康状况、工龄、工作压力源中的工作负荷、个人特质和家庭方面的问题、应对方式中的心理行为解脱、精神寄托、克制性行为、伴随情感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工具性社会支持。其中,已婚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比未婚的要高。来自工作负荷、个人特质、家庭方面的问题的压力以及在面对压力时经常采用心理行为解脱、精神寄托、克制性行为、伴随情感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的方式可明显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负面影响,而经常采用工具性社会支持来应对压力,则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国家工作人员面对压力时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属性的国家工作人员在面对压力时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存在差异。不同工龄的国家工作人员在面对压力时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存在差异。 (6)影响国家工作人员积极应对方式的因素有婚姻、文化程度、健康状况、职业属性、管理者方面的问题以及强迫、恐怖的心理等。其中,离异的国家工作人员面对压力采取的积极应对方式比未婚的得分要低;本科、硕士及以上国家工作人员面对压力采用的积极应对方式都比大专及以下的得分高;健康状况一般的国家工作人员面对压力采用的积极应对方式都比健康状况良好的得分低;从事执法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面对压力采用的积极应对方式都比从事文职工作的得分低;来自管理者方面的压力以及强迫心理对国家工作人员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产生正面影响;而恐怖心理则不利于在面对压力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7)影响国家工作人员消极应对的因素有行政级别、个人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及精神病性症状加重等,并对国家工作人员面对压力时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起促进作用。 (8)压力总分及各压力源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和各因子间都呈显著正相关,除了“积极认识、直接集中资源行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总分及9个因子之间没有相关性外,其余所有应对方式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及9个因子间都呈显著正相关,除了“积极认识、直接集中资源行动”应对方式与“社会因素”、“单位管理及制度”、“人际关系”、“个人特质”、“家庭方面的问题”5个压力源维度之间没有相关性外,其余所有应对方式与压力源8个维度间都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国家工作人员的总体压力偏高,其主要的压力源是社会因素、单位管理及制度、工作负荷大和个人工作发展。国家工作人员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表现出强迫、抑郁、敌对、躯体化及其它等方面的症状。国家工作人员在面对压力时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总体压力、各维度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对国家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婚姻、职称、健康状况、工龄、工作压力源中的工作负荷、个人特质和家庭方面的问题、应对方式中的心理行为解脱、精神寄托、克制性行为、伴随情感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工具性社会支持。其中人口学资料中的职业、压力源中的“个人特质”及应对方式中的“伴随情感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等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国家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最显著的因素。因此,社会、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从制度、机制、文化等方面对调适国家工作人员压力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执法人员的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维护和促进国家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个人应该较少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而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将有益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
其他文献
摘要:口语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存在着一些低效的行为。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口语教学的效率。所以,本文对初中语文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G633.3  一、初中语文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口语交际的良好氛围  由于现
执教英语一线教学岗位多年,接触了大量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语言学习者,学生群体以高二高三学生,大学生以及年轻人为主。这些人大多数对于自己的英语水平有着较高的自我要求,然而对于这些接受了十余载传统英语教育的人来说,基本的听说读写交流仍然存在很大障碍。学生困惑不解沮丧,不明白在英语上花费时间学习到底回报到了哪里。这不得不引起英语教育界以及教师们的深思。本篇文章将就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问题展开审视以及讨论
期刊
摘要:培智学校教育改革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必须成功。本文对国内有关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选取了一个切入点进行分析,希望对培智学校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研究  G764  智障儿童由于身心方面的缺陷,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往往比普通孩子要多。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将智障儿童学习成绩差、学习兴趣不浓,上课注意力不集
摘要: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是公共艺术教育的一部分。通过电影艺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电影艺术可以培育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并对其品格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影视艺术鉴赏;教学方法  G642.4;J905-4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被形象的称为“第七艺术”。[1]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兼具戏剧、文学、音乐、音乐、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的艺术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给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带来了相应的困惑。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分析新课改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探索适宜于农村中学学生的英语教学之路。  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困惑;对策  G633.41  笔者曾对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生英语学习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95%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主要目的在于应对升学考试;38%
摘要:2001年《纲要》颁布以来,教师角色由高控者、主导者慢慢转变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从理论上来说,大多数的幼儿老师已经知晓教师角色的价值取向,但在行为的表现仍出现一系列的整齐划一、主导引领的状态。忽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中再次强调把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和重视幼儿学习品质作为教育的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教师也渐渐在改变自己的观念由统一改
摘要:物理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要求逻辑严密、思维深度较广的学科,必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参与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将重点根据物理教学的特点,以学生参与到中学物理教学作为全文的研究对象,并做出相应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参与;问卷调查  G633.7  随着我国对于中学教育的愈发重视,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大力改革使得国家对中学教育阶段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愈发重视。本文提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