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平原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来源 :长春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1021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辽河平原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整个平原地平土厚,水源充足,便于引水灌溉和农业机械作业,是自治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被誉为“内蒙古粮仓”。西辽河平原内的地表水资源量相对匮乏,为满足农业灌溉用水的需求,区内大量开采地下水,农业灌溉驱动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大,同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对地下水质造成重要影响,对地下水环境构成日益严峻的威胁。因此,识别和诊断农业活动对地下水量、水位和水质变化的影响尤为关键和重要,对于协调农业生产和地下水劣变情势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科尔沁区、开鲁县的气候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农田灌溉状况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对于西辽河平原区具有代表性,因此论文以通辽市科尔沁区、开鲁县为典型研究区域,简述了两地自然地理及农业概况。使用MATLAB对地下水位数据进行Mann-Kendall趋势检验、灰色关联度计算,并构建寻踪投影模型进行农业活动要素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贡献度计算;应用ArcGIS软件制作地下水埋深、离子浓度和因子得分分布图;应用Origin绘制地下水位、地下水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和农业活动要素与地下水埋深线性拟合曲线;采用SPSS对地下水离子浓度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研究结论表征:(1)科尔沁区和开鲁县在2005-2015年之间地下水位呈现下降趋势,并通过突变分析得出两地地下水位发生突变的时间为2009-2010年间。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定量研究两地区年降水量及年开采量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得出科尔沁区农业开采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高于降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开鲁县降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高于农业开采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2)科尔沁区地下水离子浓度自东向西逐渐减小,位于科尔沁区西部的开鲁县地下水离子浓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整体分析即为离子浓度从东西向两地交接处减小。年内地下水中离子浓度呈现季节性变化,NH4+-N、SO42-浓度和COD含量季节变化特征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浓度或含量有所增加;Ca2+、Mg2+、NO3--N、TP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浓度有所增加;Na+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K+、Cl-浓度变化未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特点,另外NO2-不够稳定且各测点含量低于0.5%,也未呈现出季节性变化特点。应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两地地下水主要影响因子F1为地下水迁移-富集作用,F2和F3为农业活动和工业活动影响因子,F4为原生环境地质因子。(3)科尔沁区和开鲁县地下水埋深变化与农业种植结构、农作物产量和蔬菜瓜类种植面积及产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化肥施用量尤其是氮肥施用量与地下水中“三氮”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使用寻踪投影模型计算农业活动要素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权重,为后期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葡萄籽和皮萃取物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为研究对象,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迁移实
随着微课概念的引入,教育界正掀起一场"微"革命。结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谈谈如何更好地将微课运用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当中。
针对超大电网安全经济调度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价格响应函数的新型分解协调模型与方法。该方法以省级电网为基本优化单元,将全网优化问题分解为上级主问题和省级子问题。
当今,我国的纺织品和纺织化学品(染料与助剂)中含有的有害化学物质依旧是阻碍其发展与出口及振兴行业的主要障碍之一.阐述了禁用与限用纺织化学品现状和需要注意的10个问题,
我国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制度是"保证侦查"和"严控期限"两个相互冲突的价值理念平衡的产物,在制度规定与司法运行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制度规定方面《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
对城市地下空间布局规划质量的评估,能够有效解决高密度居住地的空间紧缺问题,提高下地空间利用率。对地下空间布局的分层规划质量的评估,需要构建空间分析指标体系,通过相对
目的探讨IL-12重组质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侵袭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培养BMSC原代细胞,制备BMSC条件培养基,分析BMSC条件培养基对
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战略号召下,清洁高效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形式。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其环境污染小、能量传输损耗低,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被许多国家所重视。通过对国
中国的白酒香型分为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和其它香型。新酿造的白酒口味辛辣,需要经过贮存才能消除杂味。然而自然老熟周期长、贮存设备投资大等。人工催陈技术同样使白酒
探讨胃阴学说的发展源流及其理论意义,认为胃阴学说发源于《黄帝内经》与仲景,继承于河间学派,先导于明代诸医家,并最终发扬于清代叶天士等医家,其作为脾阳学说的对立统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