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窒息法制备大鼠心脏骤停模型和心肺复苏模型,探讨乌司他丁对海马组织病理变化、三磷酸腺苷及谷氨酸含量、谷氨酸转运体-1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21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麻醉、气管切开及血管穿刺;乌司他丁复苏组(UTI组):麻醉、气管切开及血管穿刺,窒息后常规复苏,ROSC后2min内和1.5h经股静脉推注乌司他丁(105U/kg);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ROSC后相同时间点推注等剂量生理盐水。S组按气管切开、血管穿刺后分0.5h、1h、1.5h、2h、2.5h、4h、6h亚组;复苏组分为ROSC后0.5h、1h、1.5h、2h、2.5h、4h、6h亚组。光镜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电镜观察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高效液相荧光测定大鼠海马组织Glu含量;高效液相法测定海马AT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海马GLT-1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GLT-1蛋白表达;RT-PCR测定GLT-1mRNA表达。结果:(1)NS组、UTI组大鼠海马组织主要病理改变包括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等,同时间点UTI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轻于NS组。(2)与S组比较,NS组大鼠海马ATP含量在ROSC后七个时间点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UTI组ATP含量在ROSC后0.5h、1h、1.5h、2h、2.5h较S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UTI组与NS组比较,在ROSC后0.5h、4h、6h的ATP含量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3)与S组比较,NS组大鼠海马组织在ROSC后七个时间点Glu含量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UTI组较S组Glu在ROSC后1h、1.5h、2h、2.5h有所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与NS组比较,UTI组Glu浓度在ROSC后0.5h、2h、2.5h、4h、6h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4)免疫组化定位海马组织GLT-1表达在神经胶质细胞胞膜上。(5)与S组比较,NS组GLT-1蛋白在4h、6h降低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1);UTI组与S组比较,在2.5h、4h、6h GLT-1表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UTI组与NS组比较,GLT-1表达在2h、2.5h、4h、6h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6)UTI组与S组比较,在ROSC后在4h、6h GLT-1mRNA表达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UTI组与NS组比较,GLT-1mRNA自ROSC后2h起,其表达明显升高,这一状态一直维持到ROSC后6h,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TI可能通过改善能量代谢、上调GLT-1表达以及减少Glu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肺复苏后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