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在南京市溧水县石湫镇三星村南京亿杨农牧有限公司有机蔬菜基地内进行的有机、特别和常规三种栽培体系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三种栽培体系对黄瓜、番茄、菜豆、毛豆四种蔬菜的产量、品质、土壤肥力和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式栽培显著影响蔬菜产量,影响程度与蔬菜种类有关。4种有机栽培蔬菜的平均产量最高。有机栽培下菜豆、黄瓜、番茄和毛豆的产量比常规栽培分别提高了11.39%,45.40%,4.22%和9.13%,其中有机与常规栽培黄瓜的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特别栽培黄瓜和番茄的产量位于有机和常规之间,而特别栽培菜豆和毛豆的产量低于常规栽培。自第一年进行有机转换以来,有机蔬菜的产量就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说明从水稻田向菜园土转换的过程中,有机栽培方式更有利于蔬菜的生长。不同方式栽培对蔬菜品质的影响与蔬菜种类有关。不同栽培体系下4种蔬菜维生素C、粗蛋白、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尽管三种栽培方式下的番茄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有机栽培番茄的糖酸比显著高于特别和常规栽培番茄,表现出较好的风味特性。有机和特别栽培体系中各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低于常规栽培体系。不同方式栽培蔬菜对土壤肥力存在显著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有机栽培和特别栽培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改良酸性土壤,并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有机栽培蔬菜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特别栽培的各项土壤指标基本介于有机和常规之间。三种栽培方式蔬菜土壤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经过三年的有机转换,有机栽培显著改良了土壤肥力,为有机蔬菜的产量与质量提供了保障;特别栽培体系的蔬菜产量和土壤肥力也优于常规体系,也体现了该栽培体系作为替代农业方式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