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运行与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国有资产进行规范管理。二是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呈现很强的计划体制时代的色彩。三是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比较单调而缺乏创新。从当前国有资产运行的现状和问题来看,除了要继续完善法律体系和强化制度建设之外,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和路径。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研究分析。1、提出了国有资产实行分类管理的必要性。主要是从我国所存在的三种形态的国有资产的概念入手,对国有资产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分类,并且着重分析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各类国有资产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证对国有资产实行分类管理的必要性。2、分析了国有资产分类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主要是对我国国有资产组成结构中三种形态国有资产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剖析,从而在实证角度上也说明了对国有资产实行分类管理的必要性。3、阐述了国有资产实行分类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主要指出,在经营性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方面,对非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分类管理要重点抓住五个突破口,充分借鉴国内外管理经验,明确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思想,确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构架;对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分类管理则提出了要抓住尽早明晰所有者代表和以市场化方式管理国有金融股权的两大主线的思路和对策。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方面,提出了要集中统一管理、构建分工体系和形成代理机制的设想。在资源性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方面,则提出了要抓好资源性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利用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设想。最后,本文还分析并归纳了影响我国国有资产实行分类管理的一些不利因素,并且指出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坚持好、落实好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的原则、方向和途径,就一定会取得理论上的深化和实践中的成功。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国有资产在公共物品和公共事业领域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就如何完成这一使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