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安先生辨阳虚证心法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se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辨阳虚证心法,尤其辨真气上浮是郑钦安先生学术思想的精华部分。本课题的目的:一是阐释郑钦安先生辨证心法的思想基础,即其对人生立命的独到认识,以了知阳虚证、真气上浮内在之机;二是总结归纳钦安辨阳虚证,重点是辨阳虚真气上浮之证的特色及规律;三是据于钦安先生辨证心法之思想基础,对钦安未深入阐述而又有现实意义之领域,作适当的推演,以提高临床对阳虚、阳虚真气上浮之证的辨识水平,并拓展钦安先生辨证心法之应用范畴。  方法:首先,通过对郑钦安先生及其师刘止唐夫子的著作中关于生命立极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总结出钦安一派对生命立极的独到认识,即辨证的思想基础;其次,从钦安先生的著作中,把阳虚证、阳虚真气上浮之证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和分析,总结出他辨阳虚证的特色和规律;再次,据于钦安先生辨证的思想基础及辨证心法的特色及规律,联系现时代的特征,参考现代医家具代表性之见,对其辨证心法作适当的推演与印证。  结果:郑钦安先生辨阳虚证心法的思想基础是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生命体现在以阳为主导的,一元真气的流行充周;真气根于坎中一阳,坎位乃真气之本位;真气依赖坤土及坎水的涵藏,安在其位,用之有度;真气上浮的病机主要是水盛龙浮。真气上浮之证的特点与规律是:必有阴象;多伴见阴火之象;证起或证变骤然;具有昼轻夜重的时相特征;常可见真脏脉;真假难断时,从神与口中感觉定夺。现时代的阳虚证非常多见,阳虚真气上浮之轻证往往被误认为热证,据于钦安先生的辨证心法可甄别之。  结论:郑钦安先生的辨阳虚证心法非常独到而深刻,思想基础源于对经典与人生立命的深刻领悟,见地很高;具体辨证心法应用于实践,清晰明了,易于把握;据于辨证心法的内在理念,在理论及临床上皆可深入与拓展,对现时代的阳虚辨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郑钦安先生的辨阳虚证心法是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大匠手法也。
其他文献
目的:OA是一种进行性的关节软骨丢失,并伴随关节软骨的修复和重塑形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炎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本病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退行性疾病之一。作为传统热
目的:通过研究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抑制胃癌细胞(BGC-823)上清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Mr SV5)损伤的影响,探讨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干预胃癌腹膜转移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收集胃癌细胞(BGC-823)分泌的上清液与人腹膜间皮细胞(HMr SV5)共培养在正常兔血清基后分别用100ul/m L、200ul/m L、400ul/m L浓度的半夏泻心汤含药兔血清进行干预。实验分组为对照组(正常腹膜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clopathy,简称CSM)脊髓受压后兔后肢活动功能变化情况,以及脊髓受压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栓素A2(TXA2)、前列
目的:通过比较脾虚湿盛证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PCRHBV-DNA定量临床指标变化,观察加减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养阴润肠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不同治疗效果,分析其量效关系,为进一步优化临床用药剂量,更好的运用的名医验方,提供一定依据。
目的:研究中药骨碎补提取液、淫羊藿苷、自然铜对兔骨髓基质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探讨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液,经l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后行培养,以P2代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四组(标准培养基组、骨碎补醇提取液培养组、淫羊藿苷培养组、自然铜培养组)分别进行培养,MTT法测定其生长曲线,测量其分裂指数,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对测量的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
目的:评价中药灌肠方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6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同时符合临床活动期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从临床治疗食管癌5 3 1味药物中筛选对T E-1、E C 9 7 0 6、E C 1 0 9三种食管癌细胞最佳生长抑制中药,通过观察最佳抑制药物穿山龙、土贝母、皂角、重楼正丁醇萃取部位所组成的清热化痰方及其拆方对人食管癌细胞TE-1、EC9706、EC109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和E G F R—P L C-γ1—P K C-α—E R K与P L Cε1—p 5 3—N F k B信号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