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平衡理论龙门加工中心滑枕结构的改进与优化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精密零件必须采用大型精密母机进行加工。滑枕作为龙门加工中心关键零部件,其结构特征和变形程度对机床加工精度影响显著,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以国内某企业生产的XH2320/4龙门加工中心的滑枕组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质量、热量共同作用下滑枕结构的变形规律,基于量平衡方法对滑枕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滑枕结构特点,选用盲孔法,对滑枕结构原有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依据滑枕组件工况特点,确定了空载下滑枕结构的热源和边界条件;基于滑枕残余应力实验测试结果、工况热源和边界条件,结合滑枕组件约束条件建立了滑枕在残余应力、热应力等多应力耦合变形下的仿真模型;并通过搭建机床空载下滑枕结构变形测试的平台,对该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仿真模型和实验结果,探究了机床不同转速对滑枕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影响滑枕结构变形的关键因素,运用改变滑枕局部质量和增加散热筋板的方法对滑枕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新结构滑枕;并采用模态分析对新结构滑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滑枕结构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滑枕前端应力集中较大;空载状态下:机床转速越高,滑枕前端平均应力越大,变形越大;当机床达到极限转速时,滑枕结构主轴轴承处温度最高为85.8℃,主轴前轴承和后轴承温差为15.3℃,滑枕前端最大形变为0.064mm;滑枕残余应力和热—结构多应力耦合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相符;滑枕前端为滑枕结构的薄弱部位,滑枕结构质量分布不均衡、主轴前轴承温度最高和主轴前轴承与后端轴承温差大是导致滑枕整体变形的因素。新结构滑枕在机床空载下能达到热量和质量平衡,主轴前轴承和后轴承温差降低为6.2℃,滑枕前端最大形变减少为0.018mm,机床动态特性较好,提高了龙门加工中心加工精度。  采用量平衡理论对龙门加工中心滑枕结构进行改进优化,减小了滑枕变形并提高了机床动态特性,为提高龙门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提供了关键技术方案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快速成型(RP)是一种快速生成模型或者零件的制造技术。该技术依靠本身存在的CAD数据,使用材料精确堆积(点到面、面到三维)的方式,在计算机的控制和管理之下生成实体。依靠此技术可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能源危机突显,为寻求汽车燃油消耗与排放之间最优的成本效益平衡,汽车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Hybrid Electric Vehicles,PHEV)依
齿轮传动是机械设备广泛采用的传动方式,而故障齿轮的运行又是诱发机器产生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齿轮进行及时而准确的故障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智能化的齿轮传动故障诊断系统已经成为保障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有力工具。因此深入开展齿轮箱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会产生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频谱分析的金川公司皮带机减速器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理论
行星齿轮被广泛应用于船舶、飞机、汽车、重型机械等许多领域,它的振动和噪音一直以来都是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减小其振动和噪音,动力学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分析了行星齿
加工精度是数控机床的重要性能指标,而几何误差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研究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测量与辨识方法对于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随着计算机视觉以及相关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嵌入式系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嵌入式视
跨座式单轨列车在重庆推广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走行轮轮胎偏磨现象并引发一系列安全、环境、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研究跨座式单轨列车走行轮轮胎的偏磨机理和偏磨控制方法
磁性流体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其独特的性质,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其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泛。到目前为止,磁性流体已经广泛应用于旋转轴的动密封、静密封、润滑、轴承、传感器元件、减振器、扬声器等,磁性流体的气体密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磁性流体密封件的密封能力与可靠性,我们新功能材料研究室在多年磁性流体密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提炼出了几个有待研究的共性关键问题。本论文主要围绕着提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对购车的需求旺盛,汽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机动车及驾驶人数量的迅速增长,带给人们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以及能源
在人类的大多数生产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振动,从形式上主要可分为往复平移式振动和围绕固定点的往复摆动。这些振动往往对生产有害,因此需要将振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了提高类似空中缆车等摆动结构的运行舒适性和安全性,降低其摆振响应,本文提出了一种摆动式动力吸振器方案及将秋千的力学原理应用于摆动控制的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针对受外界激励作用易发生摆振的摆动结构,设计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