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掌握的文献资料看,总体上对规制本身的研究较多,对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间协调研究较少;从行业看,对电力、电信等行业研究的较多,对收费公路行业研究较少,收费公路行业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已成为业界人士热切期盼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行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力图通过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协调和边界分阶段的机理研究,对规制与市场在协调下的基本关系定位、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和竞争性业务领域的区分以及分领域下的主体选择进行设计。在理论层面上,对于构建和充实收费公路行业政府与市场之间合理关系、促进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弥补理论空缺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法等主要研究方法,辅之数理推导、模型分析以及图示分析,着重体现理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分析相结合,一般研究与行业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本文在对基本概念梳理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收费公路行业、收费公路行业政府外生性规制、收费公路行业政府内生性规制以及收费公路行业市场机制四个维度对收费公路行业整体、政府规制以及市场机制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描述;其次,按照现状描述的顺序,对收费政策从政策的“目的”和“作用”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对收费公路外生性规制从政府外生性规制“缺位”和“越位”两个辩证的维度进行了剖析,对收费公路内生性规制从“内生性规制行为”、“企业活力”和“规制效果”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对收费公路市场机制的现状从“法律矛盾和冲突”、“市场机制提供主体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市场机制的结果”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并在现实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对上述引起诸多问题的根源——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不协调,从历史、现实、理论及收费公路行业实践四个维度进行了论证,进而引出本文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协调与边界的四阶段研究。再次,通过基本协调关系确定阶段、领域边界设计阶段、机制选取与边界构建以及动态性调整和说明四个阶段的分析,对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协调关系与边界进行了设计。分析阶段一,在对国内外理论演变与实践演变分析、阐述基础上引出“替代”与“互补”的激烈争论,并以此为切入点利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作为判别标准,确定政府规制(大规制)与市场机制在竞争性业务领域的互补关系,及在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的替代关系;分析阶段二,在对现有业务领域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区分方法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按照现实情况,对波特五力模型进行修正,加入现有状态是否为行政垄断造成即“行政垄断引起”这一因素。并利用构建的判断模型对航空业的自然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进行实际验证,并运用验证后的判断标准对收费公路具体业务领域进行了判断;分析阶段三,对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和竞争性业务领域的“母机制构建”、“子机制设计”和“子机制边界评判标准构建与判断”三个相互关联、逐层深入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分析阶段四,对“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基于特定时代的影响因素”、“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基于时代变迁的影响因素”、“收费公路业务领域动态分析和说明”以及“收费公路机制选择的动态分析和说明”四个逐层深入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