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南亚季风是亚洲季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印度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作为研究印度夏季风演化的绝佳区域。而安达曼海是全球研究程度较低的边缘海之一,其沉积物的特征及其沉积过程对于重建该区域的古环境、古气候有深远意义。底栖有孔虫种群面貌、构成及形态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受控于所处的海洋环境。沉积物样品中底栖有孔虫组合面貌及其变化特征的分析,对于古海洋环境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选择IOD
【基金项目】
:
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东印度洋古气候研究”第2子课题“印度尼西亚穿越流活动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亚季风是亚洲季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印度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作为研究印度夏季风演化的绝佳区域。而安达曼海是全球研究程度较低的边缘海之一,其沉积物的特征及其沉积过程对于重建该区域的古环境、古气候有深远意义。底栖有孔虫种群面貌、构成及形态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受控于所处的海洋环境。沉积物样品中底栖有孔虫组合面貌及其变化特征的分析,对于古海洋环境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选择IODP353航次U1448站位上部22m的沉积岩芯,利用火山灰层和生物事件年龄控制点初步建立年代地层框架,通过对沉积物样品中底栖有孔虫属种的鉴定和统计,结合有孔虫组合的生态学特征,分析了安达曼海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底层水环境,初步探讨了底层水环境与季风演化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安达曼海U1448站位100个沉积物样品中底栖有孔虫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共识别出65属134种,对45种进行了系统古生物学分析描述并制作图版及其说明。通过对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富溶解氧环境的标志种Globocassidulina subglobosa含量,贫氧种Uvigerina+Bulimina含量等的分析发现,研究区间冰期MIS1、MIS3、MIS5、MIS7的晚期时,有孔虫全群丰度、底栖有孔虫丰度均较高,显示较高的古生产力,但这些阶段富溶解氧环境的标志种Globocassidulina subglobosa却表现为全群含量最高的种,是绝对的优势种。结合U+B含量特征显示,在间冰期时底层水含氧量高,并没有显示出高生产力形成的缺氧环境。冰期时相反,有孔虫全群丰度、底栖有孔虫丰度都较低,但底层水却显示出含氧量较低的缺氧环境。间冰期时,安达曼海季风增强,大量河流淡水汇入,以北部的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为主,导致了大量的陆源营养物质供应,表层水生产力升高,冰期时则相反。而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显示底层水间冰期时富氧、冰期时缺氧,推测其底层水环境可能受来自其它地区底流活动的影响,或是冰期时水合物溢出所致,需要更多的指标验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如何提升初中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初中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尽管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批判性阅读,然而从实践的效果来看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真实课堂的观察,笔者发现造成英语课堂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课堂提问缺乏有效的策略引导。不少教师的问题设计仅局限于对语篇进行表层信息理解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战略部署,对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既是一种加强,也是一定基础和条件,乡村旅游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手段、重要力量、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乡村旅游要有新作为、大作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乡村旅游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发展乡村旅游,但绝不是仅仅局限于旅游,是以旅游为突破口,解决产业结构问题,即实现
自上而下的审视我国的民法体系,现行《民法总则》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在涉及利他合同的领域内,还未构建起到纲领性的总的规范。其中,《合同法》第64条是公认的调整一般利他合同(或者说不真正的利他合同)的规则,但其坚定的遵守合同相对性的原则,不论是从法律解释还是立法原理的角度审视,第三人都不享有实体法层面的合同相对人地位(尤其是第三人的独立履行请求权)。法律的滞后性要求立法必须与时
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及电子探针、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现代测试方法,对缅甸不同颜色尖晶石的宝石学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其内部的包裹体成因和颜色成因进行分析。缅甸尖晶石为镁尖晶石,与其他产地尖晶石化学成分相比,ZnO含量偏高,且V2O3、Cr2O3含量也较高。暖色系(粉、红、橙)尖晶石Cr2O3+V2O3总含量较高,Fe使其带暗色调;尖晶石橙色调与V、Cr有关,且V起主导作用;冷
由于月表高真空无水和复杂的温度环境,钻探采样过程中在钻头和岩石之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热量无法及时扩散,一方面热量的产生会影响到岩石的损伤和钻头的使用寿命、钻进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钻头对岩石的破碎和取心效果。为了确保月球钻探采样任务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研究温度效应对于岩石损伤破坏情况的影响,这对于钻具力载的优化等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细微观角
锆石(Zr Si O4,I41/amd,Z=4)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比较常见的岛状硅酸盐副矿物。当天外陨石碰撞地球产生高温和高压,锆石转变成为莱氏石(Zr Si O4,I41/a),其密度比锆石高约10%。本文对比天然锆石(Pakistan)和合成锆石,分析压力对天然及合成锆石相变为莱氏石的影响。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电子探针、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天然锆石(Pakistan)和合成锆石进行矿物学特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盆地内蕴含丰富的化石能源,其中油气资源是重要资源之一。盆地主要含油气层段为三叠系延长组及侏罗系延安组。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铁29井区延安组延10和延9沉积相和储层特征。在前期文献调研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运用适合研究区的地层划分方案,对目的层进行详细地层划分,并建立地层剖面骨架。在地层划分基础上,结合岩心观察及测井曲线特征,从剖面到平面,从单井到连井,刻画研究区沉积微
本文以大同紫玉为研究对象,利用常规宝石学仪器,宝石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发光、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激光拉曼、光纤光谱仪、差热实验、LA-ICP-MS等测试技术对大同紫玉的宝石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颜色成因进行了探讨。大同紫玉是隐晶质石英质玉石的一种,呈不同深浅的紫色,可见黄褐色或灰白色色调,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部分脱水料呈弱玻璃光泽,有胶质感。
本文以钠长石和中长石为研究对象,对两种长石主要进行电子探针、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等大型仪器测试,研究其在高压下晶胞参数、体积-压力(P-V方程)、晶格内分子振动以及体积模量等变化特征,对斜长石高压下结构行为进行初步探讨。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钠长石化学式分为Na1.178Ca0.04(Mn0.003Al0.983Si2.960O8),中长石化学式为Na0.593K0.033Ca0.429Mg0
白钠镁矾是卤水演化过程中的次生硫酸盐矿物,这种含水的钠镁硫酸盐矿物不仅是芒硝等盐类矿床的主要矿物之一,还可以独立成矿。白钠镁矾矿物学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对矿物的成因、物质来源以及风化过程具有指示意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指标,不同类型岩石的镁同位素差异明显,但含水蒸发盐的镁同位素特征少有报道。本文选取了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察汗斯拉图次级盆地SG-1钻孔中的白钠镁矾矿物,使用X射线衍射仪、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