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大豆蛋白的成膜条件及其成膜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究了pH值、大豆分离蛋白浓度、成膜温度、甘油浓度等对大豆蛋白成膜特性的影响效果及机理。膜的相关性能有:通透性(包括透水率和透氧率)、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感官性能(色泽、柔软度、返潮性)。
通过微波改性、酶改性、热压法改性、分别添加甲基纤维素和可溶性淀粉复合等方法,探讨了不同条件下成膜特性。根据不同因素对大豆分离蛋白成膜特性的影响效果,针对蛋白膜不同的应用范围和工艺,为如何控制蛋白膜的制备条件提供了可能。
微波改性提高了蛋白膜的水溶性,在微波功率480W、微波时间120s、pH值10,大豆分离蛋白浓度5%、甘油浓度3%条件下制得蛋白膜适合作为粉料包或胶囊等药品包装;酶改性降低了蛋白膜的通透性和机械强度改善效果较好,在大豆分离蛋白浓度5%、TGase酶浓度4%、甘油浓度2%、pH值8、温度60℃制得蛋白膜适合高脂肪、高油脂食品的包装或者作为食品外包装食用;热压法改性提高了膜的机械强度,但膜的阻水性差,在热压温度130℃,热压时间10min、热压压力4MPa、大豆分离蛋白浓度5%、甘油浓度3%、pH值9、反应温度80℃条件下制得膜适合用于要求一定形状的食品包装;甲基纤维素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甲基纤维素为1%,大豆分离蛋白浓度5%、甘油浓度3%、pH值9、反应温度80℃条件下制膜可作为食品的外包装,或者蔬菜水果的保鲜;可溶性淀粉复合膜具有高的延伸率和透氧率,在可溶性淀粉添加量为4%,大豆分离蛋白浓度5%、甘油浓度3%、pH值9、反应温度80℃制得蛋白膜水溶性较好,可将其用于包装需要较高氧气环境食品,或者食品的内包装。
通过电镜扫描,研究了各种处理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微结构影响以及膜性能与微结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