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评与中国新时期民主进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增长,网络评论随之勃兴,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新闻言论,形式多样化、内容广泛性,主体多元化,论述开放性,影响扩大化。网络评论的内涵很广,它包括网络时评、BBS、论坛、新闻跟帖等。网络时评——作为网络评论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新闻为由头,选题广、门槛低,但往往被误作为是“网络评论”,一方面它没有充分被重视起来,另一方面,其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被低估。一些重大事件几乎都在网络媒体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辩论,逐步形成了一个民意广场。人民时评、新华视点、红辣椒评论、千龙时评、东北新闻网的“金虎时评”等等就是很好的体现,而网民就当下的热点或重大问题发表自己意见、展开讨论,进而形成强大的民众舆论,有不少还对事件进行构成了干预,进而促成决策、推进中国民主发展。如2003年的SARS风波、孙志刚事件、刘涌案,2004年的宝马彩票案,2005年的佘祥林案冤案、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等,可以说,这些事情解决的背后都有网络时评的功劳。本文明确界定了网络时评概念;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原因,网络时评出现、经过高潮,途经羁绊、坎坷,至今呈现勃兴势头,并以新的形式产生更强大的影响力。期间网络时评的发展状态,可以说是跟中国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网络时评促进中国民主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国民主发展的进程,这是通过近几年的有关案例中网络时评的表现得出的结论。网络时评正欲以一种更独立姿态活跃于网络舞台上,然而,要看到的是,社会给网络时评的空间还不够大,它还不能像传统媒体时评一样“登大雅之堂”,这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平台;同时,网络时评的写作者,也要保持理智,在反映民意同时多一些建设性意见,为国家建言献策,更好地促进中国民主进程。
其他文献
学位
广播电视产业已经走上了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道路。传统电视媒体的网络融合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与传统互联网融合发展,试图占领PC端多媒体内容生产市场。在电视媒体与传统互
本文采用典型调查的取样方式,针对辽宁出版集团、湖南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几个典型案例,运用专家访谈、资料收集的研究方法,把我国出版集团成长机制归纳为
我国新闻评论类型中,比较广播评论、报纸评论,当属电视新闻评论影响范围和传播领域广泛,能够将抽象的论理通过电视声画语言较生动、具体地展现。本文依据具体事例将我国电视
表达自由或曰言论自由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它具有传播观点、表达价值、调整和润滑社会利益等功能,是大部分国家的宪法当中明确保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传统意义上的言论自
“真人秀”(RealityTV)节目在传媒全球化、市场化、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电视奇迹,它以让人匪夷所思的低成本、高回报在短短数年时间里构筑了一个又一个娱乐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