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自20世纪初便开始陆续探索和变革教师评价制度。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在英美等国得到广泛认同并实施后,我国也在2001年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理念,但几年来的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融评价、指导、培训为一体,是一种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明确的教学标准、差异的评价程序以及专业的评价者来保证教师素质和工作绩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它的提出,对于学生的差异发展、学校文化的特色形成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它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却得到美国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可,成为目前美国教师评价改革的热点。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参阅国内外众多学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美国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的各要素及操作模式,进而紧密结合我国教师评价现状,有的放矢地为我国教师评价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从而更为注重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的实用操作性及现实意义。全文在总体结构上,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二和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一部分——概述:主要论述选题背景、国内关于教师评价的研究综述,并指出本研究的价值与方法。第二部分——经验: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的经验介绍。通过文献分析法详细介绍“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的背景概述、基本内容、实施现状等。第三部分——启示: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对我国教师评价改革的启示。通过调查问卷法了解我国教师评价现状、教师对于教师评价的感受以及实施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的可能性。在客观掌握国内教师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借鉴的可能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第四部分——结束语:对研究中笔者认识到的不足与局限做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