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筛查无法得到普及,主要由于目前尚未找到简便易行,特异度高,敏感度强的筛查方法。X线双重对比造影法和内窥镜检查法仍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最终诊断的确立需依靠组织的病理学检测。因此,如何找到简便易行的胃癌相关检测指标,是胃癌诊治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相似分子结构的超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与机体的造血作用、淋巴组织发育、炎症反应、白细胞迁移、过敏、伤口修复、新血管生成、癌症发生和肿瘤迁移等有关。其中趋化因子MCP-1及IL-8是发现较早的趋化因子,在正常组织中,部分细胞受到刺激后可产生趋化因子MCP-1及IL-8。而在部分肿瘤细胞株中,均发现存在表达。近来也发现它也可以释放入血,产生类激素的作用。悬浮芯片系统把酶标检测技术以及流式细胞技术这两种发展成熟的技术有机的结合,另外,悬浮芯片系统可以大批量的检测样品,这样可以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速度,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操作时间、节约了试剂的消耗和工作量。同时,传统的96孔板酶标检测技术也可以与该系统兼容,检测方便快捷。本课题利用悬浮芯片系统检测胃癌术前术后血清中趋化因子MCP-1及IL-8表达的变化,探讨趋化因子MCP-1及IL-8两者在胃癌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中的作用。目的探讨趋化因子MCP-1及IL-8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通过悬浮芯片系统,检测49例确诊并做病理分期的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及50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血清中趋化因子MCP-1及IL-8表达的变化。探讨两者在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1)胃癌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MCP-1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的降低;而在进行手术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有所升高,但仍较正常对照组低。(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胃癌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IL-8的含量显著的降低;在进行相应手术治疗后,其血清中趋化因子IL-8的含量有所升高,但是仍低于正常对照组。(3)胃癌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MCP-1及IL-8的含量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及预后明显相关,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侵袭范围无关;结论(1)外周血中趋化因子MCP-1和IL-8的含量能够反映胃癌患者机体的肿瘤负荷状态;(2)胃癌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MCP-1和IL-8的含量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复发相关;(3)趋化因子MCP-1和IL-8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4)外周血中趋化因子MCP-1和IL-8可能作为胃癌的分子标志物,在胃癌的筛查方面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