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ouqi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寒区多年冻土融化导致的地下水循环变化机制是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了解该类地下水动态对冻土变化的响应对寒区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青海大通河源区为研究区,开展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通过监测、微结构测试、新型水化学同位素、多场耦合模拟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冻土退化过程特征,揭示了冻土微结构与渗流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遥感解译、多元统计、地温监测及微结构研究,划分冻土类型与退化阶段,对比研究了大通河源区不同冻土退化阶段冻土面积、上下限、边界、地温及微观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水均衡计算等手段,阐明了地下水补径排响应规律。在降雨量不显著增加的基础上区内泉水流量、地表水径流量和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呈现出了增加趋势,认为是冻土退化增大了地下水的补给通道及地下冰融水量所致。通过水均衡概算,得出地下冰融水占比约为17%。2)通过控温CT扫描、压汞实验及控温渗透试验,揭示了退化条件下冻土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冻土渗透性能变化规律。升温过程使得冻土颗粒以及孔隙产生了重分配,冻土的中大孔隙增多,连通性增强;升温初期渗透系数快速增大,至-0.5℃时,渗透系数成倍增长,说明“高温冻土”已经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而非必须完全融化才能由“隔水层”变为“含水层”。探索建立了温度、微结构与渗透性能的定量关系方程。3)通过硫、硼、锶、铀同位素识别了不同地下水来源和循环途径;计算了多元水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冻土退化条件下,冻结层上水与层下水的联系变为密切,地下水系统由封闭转为开放;地下冰融水参与了地下水循环,其在连续冻土区、片状冻土区和岛状冻土区冻结层下水中补给的比例分别为9%、17%和11%;冻结层上水中补给比例分别为18%、24%和20%。最终建立了冻土退化条件下的高寒河源区山-盆多层级区域地下水循环模式。4)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功能,改进了多场的耦合模型,实现了从中长周期时间尺度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的定量模拟与预测。5)揭示了“温度→冻土类型→微结构→渗透系数→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循环模式演变→冻土释水→水质变化”的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最后以地球科学系统理论从多圈层交互带的角度针对冻土退化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效应,提出了冻土环境与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的人工引张线仪使用复杂、测量误差大等问题,结合大坝变形监测需求,设计了一款新型光机引张线仪。测试分析表明:其观测精度达到0.05 mm,分辨率为0.02 mm;该仪器具有
目前的阅读教学还是停留在浅层次上,大多教学生只是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然后抄写字词加强积累,应付考试。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加深阅读理解,使学生体
近年来,随着三维扫描技术的不断突破,点云三维模型已经成为了继声音、图像、视频之后的新兴的数字媒介,被广泛地应用在计算科学、逆向工程、义物复原、建筑设计以及电影、游戏等科技文娱领域。不同于传统的数字媒体,点云模型真实感强、细节度高,正逐渐成为各个行业的重要数据来源,从数据层面推动各个领域的研究发民。对于点云三维模型而言,其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是其后续广泛应用的基础条件。然而,在实际的扫描过程中,尤其
近年来,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注,儿童福利和保护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作为儿童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更多困境。当前一
采用正交试验对决明子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并通过测定提取物对·OH和O2-·的清除率和还原力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温度75℃,固液比1:12,
随着桥梁施工技术不断成熟,为了满足工期和进度的需求,节约成本和优化资源,对于冬季某些地区的桥梁施工而言,冬季是桥梁施工质量的多发季节,特别是混凝土浇筑施工,如果处理不
<正>石景山区档案局(馆)坚持党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覆盖、大力宣传,
从力学方面探讨了球磨机起动过程的基本力矩方程、力矩和运动方程,针对起动困难和耗电多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
现在网友们都非常喜欢在聊天的时候发表情,我收藏的表情包永远在增删。表情包仿佛机器猫的神秘口袋,随便一捣鼓,便掏出一个精彩世界。比如我们人人都喜欢不已的悲伤蛙表情包。有
报纸
白斑狗鱼(Esox lucius)因其高营养价值、低脂肪含量和易消化特性而广受消费者欢迎。但由于白斑狗鱼生存条件的地理限制,从捕获地点到餐桌耗时长,不良的贮藏条件极易引起鱼肉的蛋白的降解、结构改变、内源酶自溶和质地劣化等现象的发生。因此,白斑狗鱼贮藏条件的改善能够有效提升其良好品质特性以及经济效益。本课题以白斑狗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冷藏和微冻两种温度条件下理化特性,组织蛋白酶D活性,溶酶体膜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