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质安全的城市输配水系统二次加氯优化与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加氯是在管网中选择一系列特定的位置作为“二次加氯点”,对饮用水再次消毒,以满足用水节点水质安全所需的最低余氯水平的加氯方式。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基于水质安全的二次加氯二级动态优化模型。第一级为加氯点选址优化,以满足管网余氯覆盖条件下加氯点数最少(即加氯点建设投资最少)为优化目标,用贪婪算法求解。第二级为加氯量优化,在一级优化选址结果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余氯理想浓度”的加氯量优化模型,使管网中的余氯分布在满足浓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均匀,加氯量尽可能少。针对管网不同的规模和用水量差异水平,第二级优化提出了“普通加氯量优化模型”和“用水量权重优化模型”,用Lingo8.0建模求解。本文将该模型运用于水质计算通用算例SCCRWA管网和我国南方某县的实际管网,对二次加氯条件下管网水质情况和模型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加氯相比,二次加氯条件下管网余氯的时空分布更均匀、余氯水平更低,加氯量显著下降,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既改善了水质又降低了加氯运行成本。此外,供水管网可靠度评价能够为管网设备安装、升级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目前国内外对二次加氯水质可靠度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的现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次加氯条件下考虑用水量权重的水质可靠度评价方法,并在线性叠加理论适用的范围内进行了公式推导和简化,运用该方法对本文所用管网算例和实例进行了水质可靠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二次加氯能在显著改善管网水质和大幅降低加氯量的前提下维持较高的可靠度水平,对加氯量的利用效率远高于常规加氯,而最优的二次加氯方案也具有二次加氯条件下最高的可靠度。
其他文献
随着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完善,地铁车站基坑正向深、大、近、紧、难方向发展。为了确切掌握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体系的受力规律和安全性状,本文以上海某地铁车站基坑支护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桥梁、吊车梁、高速铁路等长期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在工业化进程中被大量的使用。当这些结构使用达到一定年限,就会因为疲劳损伤而需要进
煤矿采空区顶板岩系的稳定性是地下储气库可储性的关键地质问题,失稳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对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威胁。煤矿采空区顶板中泥岩
本文通过现场实测和在现有冻结温度场分布规律、混凝土水化热释放规律以及井壁、冻结壁设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冻土的热物理参数及影响井壁与冻结壁温度场的各热物理参数,建立
本文所提出的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针对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一些缺陷加以改进而形成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该组合梁具有结构受力合理、施工工序优化、防火性能改善、
目前,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以其实用性较强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被列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作为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之一。本文首先概述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想
剪力墙结构以其良好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主要抗侧力构件,然而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结构体系对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按照现有规
当前,大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规划和建设中,新建地铁线路穿越既有地铁线路车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其近距离施工时相互影响非常复杂,如何把这些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既能保证新结构物的施
学位
在上海地区地下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浅层高压沼气带来的地质灾害已成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试验模拟了含气层生气沉积过程,研究了其沉积过程中上覆压力、围压、水压以及